第77章:誕辰盛會
第77章:誕辰盛會
此事,早有人告到天廷,說武則天淫穢宮幃.玉帝震怒,要嚴懲武曌,下令司雨監三年內不許向人間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禦龍敖耿,是小龍女遠房的外甥孫子,他不忍百姓受災挨餓,就偷偷地在京城附近降了一場大雨,玉帝得知後,異常氣憤,將禦龍敖耿打下天宮,壓在陰山下麵受苦,山下還立了一塊碑,上寫道:
“禦龍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
要想重登靈霄閣,金豆開花滿地雷.”
老龍娑竭羅偵知此事始末,急忙告訴了菩薩.觀世音心道:“玉帝老兒又要多事了,那張易之兄弟倆,分明是佛祖讓地藏王菩薩安排地樂星汪祥、地壯星武衍公去長安城轉世投胎後的侍寢龍陽,你怎地忘了?卻罰天下百姓挨餓和那敖耿受罪?待我解救於他!”
那天,正是二月初二,人們正在翻曬金黃的玉米種子,菩薩猛然想起:“這玉米就象金豆,若爆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滿地雷嗎?”於是,就讓老龍娑竭羅帶著二十諸天,號召家家戶戶爆玉米花,並在院裏設案焚香,供上“開花的金豆”,專讓玉帝看見.菩薩還變作百姓模樣,到處喊著:“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
玉帝一看人間家家戶戶院裏金豆花開放,又見觀世音菩薩也在帶頭高喊“龍抬頭”的口號,知道這武曌惹不得,隻好傳諭,詔禦龍王敖耿釋放回到天庭,繼續給人間興雲布雨.從此以後,民間就形成了習慣,每到二月二這一天,人們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還念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有的地方在院子裏用灶灰撒成一個個大圓圈,將五穀雜糧放於中間,稱作“打囤”或“填倉”。其意是預祝當年五穀豐登,倉囤盈滿.還有的地方流傳吃“炒燜子”,暗喻玉皇大帝“捫”了口.
但是,武則天必竟年紀大了,經此一番折騰,原氣大大損傷.那張易之兄弟倆,終因策動“宮廷政變”,也在神龍元年而被殺.而武則天也在病榻上被“請”下了禦座,不得不讓位於中宗.
觀世音菩薩回到南海普陀山以後,二十諸天也已陸續趕回落迦岩.他們將鍾離權帶著紫府州竹林七賢等一幹諸散仙轉世的情況,都一一的向菩薩詳細地講說了一遍.菩薩聽得有趣,非常滿意.心道:“那東王公的心路不僅非常了得,而且也特別的細膩,我隻同他說了說近年來自己的一些大概想法和意思,他竟能把我的意圖猜得八九不離十.一些行動舉措,想得比我還要周道,看來,在這大唐朝,繼小龍女演繹女皇武則天的太平盛世之後,再次興起一波文藝盛世,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了.待眼前這兩代盛世創成以後,本座一定要好好地感謝於他.”
菩薩忽然又想到:“那惠岸行者也該回來了!”遂掐指尋紋一算,果不其然,惠岸恰恰正在脫出懷義和尚的軀殼.便囑咐善才童子同娑竭羅龍王到白馬寺走上一趟,將惠岸行者的神魄接引回南海紫竹林.二神應喏,乘風而去.
不多時,惠岸行者如失魂落魄般被善才童子及娑竭羅引來潮音洞,二神向菩薩交旨.菩薩命二十諸天到後山茶園裏采些人參果來給惠岸服下,又暗中用仙氣打通了他的任脈會陰穴,惠岸這時才如夢初醒,他見菩薩在他麵前打坐,忙跪下給菩薩磕頭請安.眾神見他那懵懵懂懂的樣子,皆哈哈大笑.
眾神因與惠岸行者感情甚篤,此次又分別多時,俱都團團圍坐在惠岸身邊問長問短,極其親熱.當問及惠岸在白馬寺作和尚時的情景,惠岸腦子裏如同一張白紙,模模糊糊地隻憶得當年菩薩送他與小龍女去洛陽城的一段故事.當再問及他(懷義和尚)每日在皇宮裏陪則天皇帝侍寢的滋味時,惠岸俱言不知.菩薩則也含笑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