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幻嚇太尉
第103章:幻嚇太尉
三人乃一同去靈霄寶殿見玉帝,佛祖言道:
“貧僧等三位特來為八仙、龍王之爭講和來了,這不?先問問您的意思,再作處理!”
玉帝道:
“難為三位為他等講和,但那八仙十分無狀,他們竟敢推山填海,放火殺人,又傷吾大將,其罪難逃!”
老君道:
“八仙固是有罪,然,過錯初起於龍王,他無故奪藍采和渡海玉板,且又私自囚禁藍采和於前,兩方忿爭,以致如此.及其後問罪天兵至時,八仙以未有辨奏之故,非敢抗拒天兵也!”
玉帝道:
“既然如此,惟三位之命是聽。”
三人齊出,再至陣前,觀音謂八仙、龍王道:
“天下無久爭而不和之理,若必力爭,兩必有傷,自古如此。吾等見過玉帝,特為汝和解,你等當皆須聽本座之言。”
四龍王及八仙道:
“菩薩處得極平,無有不聽!盡管說來.”
觀音問道:
“玉板何在?”
東海龍王敖廣道:
“燒海之時,又被八仙奪去。”
觀音令八仙取玉板至,遂於八片之中選其至美無暇者二片付與龍王,以償二子之命。並且安慰敖廣道:
“你子今已死,不可複生矣,惟將二物償還於你,願它留在你宮中,就如見二子也!”
龍王涕泣哽咽稱謝。且稟道:
“此事調解,我等從命,但龍宮已被填塞,讓我何處安身?”
菩薩默然,請之於老君和如來。二人道:
“前事處之極當,此事還須菩薩來主張。”
觀音道:
“此亦不難,且看我的手段!”
乃向前將手指一伸,再入海中隻一挑,把那泰山挑起,然後再放在原處,海中殿宇景物如故。眾皆悅服稱賀。老君、如來讚道:
“今日若非觀音至此,吾二老全無主張矣!”
於是三聖領八仙、龍王至帝庭謝罪。玉帝曰:
“此事,最後是如何處理的?”
老君、如來道:
“觀音菩薩將玉板二片,以償龍王二子之命,複整理山海如故,眾神仙皆都悅服矣!”
玉帝遂站在雲裏一望,見泰山還是那麼高,東海還是那麼大.乃大笑道:
“人言觀音神通廣大,至今果然如此!”
乃召八仙、龍王曰:
“你等無故擾亂乾坤,本當重罪,但看在三聖分上,暫皆從寬:龍王罰俸一年,八仙嫡降一等,俱限一年時間,期滿複常!”
八仙、龍王謝罪.玉帝即命四帥班師。觀世音、如來佛祖、太上老君三人辭別玉帝而出。龍王、八仙在外複再拜謝三聖。三聖駕雲乃一齊辭別各仙,往本處而去。
再說宋仁宗天子在位,嘉祐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點,天子駕坐紫宸殿,受百官朝賀。當有殿頭官喝道:
“有事出班早奏,無事卷簾退朝。”
隻見班部叢中,宰相趙哲、參政文彥博出班奏曰:
“目今京師瘟疫盛行,傷損軍民甚多。伏望陛下釋罪寬恩,省刑薄稅,祈禳天災,救濟萬民!”
天子聽奏,急敕翰林院隨即草詔,一麵降旨,赦天下罪囚;並民間稅賦,悉皆赦免;一麵命在東京的宮觀寺院,修設道場禳災。不料其年瘟疫轉盛,仁宗天子聞知,龍體不安,便召集百官計議。
在那文臣班中有一大臣越班啟奏。天子看時,乃是參知政事範仲淹.範參事拜罷起居,奏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