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清照月宮(1 / 3)

第108章:清照月宮

第108章:清照月宮

“把趙大帶下去,不準見刁氏。”

即傳刁氏上堂。包公說:

“你丈夫供稱陷害劉世昌,全是你的主意。”

刁氏聞聽,惱恨丈夫,便說出趙大用繩子勒死的,並言現有未用完的銀兩。即行畫招,押了手印。立刻派人將贓銀起來。複又帶上趙大,與他女人對質。此時案子已破,包公將未用完的銀子,俱叫他屍親領去,婆媳感念張老替他嗚冤之恩,願將他帶到蘇州養老送終。張老也因受了冤魂囑托,亦願照看孀居孤兒。因此一同起身往蘇州去了。

包公正直無私,斷案如神,尤其是包公用“過陰枕”斷明了“烏盆”之案,遠近聞名,朝廷下旨,將包拯調往京師,升任開封府尹,龍圖閣大學士.

再說,女英元魂跟隨觀世音菩薩來在山東曆城西南之柳絮泉上,被轉世托生在學士李格非家之後,起名李清照,時年為,宋神宗元封七年.

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是蘇東坡的學生,幼承家學,早有才名。母親也是名門閨秀,善文學。李清照幾乎一懂事,就首先飽覽了她父親所有的藏書.因她幼時博覽群書,內秀如竹,過目不忘,又愛詩如命,所以出語驚人,嶄露崢嶸,名噪一時.她少女時即尤以填詞著名.

有一天李清照在柳絮泉上賞景玩耍,見幾個文人墨客在柳鬆亭上飲酒作樂.就聽那眾公子,都口口聲聲捧一叫張文潛的書生為“蘇門四學士”,遂引起了她的注意.當他們七言八語評論到,唐代詩人元結所作的《大唐中興頌》,以及大書法家顏真卿將該詩書刻於壁時,都拍案叫絕,亦被稱為雙絕.隻見那文士張文潛既興作詩讚道:

“天遣二子傳將來,高山十丈摩蒼崖;

誰持此碑入我室,使我一見昏眸開.”

李清照聽後,她當即和詩一首雲:

“五十年功如電掃,華清花柳鹹陽草.

五坊供俸鬥雞兒,酒肉堆中不知老;

胡兵忽自天上來,逆胡亦是奸雄才.

勤政樓前走胡馬,珠翠踏盡香塵埃;

何為出戰則披靡,傳置荔枝多馬死.

堯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區區記文字;

著碑銘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

這時,亭子裏的眾書生見這少女,不僅出口成詩,而且這詩的氣脈,格韻,不亞於詩仙李白和辛棄疾浪漫豪放的詩作.立即引起眾文人的好一陣躁動.後來,她這詩傳到她父親李格非手裏,也使她父親大吃一驚。因此,當世詩壇即盛傳李清照雲:

“李家有女初長成,筆走龍蛇起雷聲。”

李清照與太學生趙明誠弱冠時就結了婚,婚後,夫妻情投意合,如膠似漆,一同研究賞玩金石書畫,過著幸福美好的生活.李清照還給自己起個“易安居士”的雅號.然而好景不長,朝中新舊兩黨黨爭愈演愈烈,一對鴛鴦竟被活活拆散,靖康之變後,她倆都避亂江南,行至在烏江鎮時,李清照感懷當年項羽兵敗自刎,不覺心潮起伏,麵對浩浩江麵,吟下了這首千古絕唱: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九百年後,她的名字就被鑲嵌到月宮的環型山上,有詞為證:

“大河百代,眾浪齊奔,淘盡萬古英雄好漢;

詞苑千載,群芳竟秀;盛開一枝女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