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木公回天(1 / 3)

第118章:木公回天

第118章:木公回天

嶽飛十分得意,一手拿起茶碗,一手提著這槍,回至庵中。走到周侗麵前,細細把此事說了一遍,周侗大喜。長老叫聲:

“老友!這瀝泉原是神物,令郎定有登台拜將之榮。但這裏的風水,已被令郎所破,老僧難以久留,隻得仍回五台山去了。但這神槍非比凡間兵器,老僧有兵書一冊,內有傳槍之法並行兵布陣妙用,今贈與令郎用心溫習。我與老友俱是年邁之人,後會無期。再二十年後,我小徒道悅和尚在金山上,與令郎倒有相會之日,望謹記此言.”

周侗道:

“如此說來,俱是小弟得罪,有誤師兄了。”

長老道:

“此乃前定,與老弟何罪之有?”

說罷,即進雲房去取出一冊兵書,上用錦匣藏鎖,出來交與周侗。周侗吩咐嶽飛好生收藏。老僧先自告別,騰空而起,原來是文殊顯化,自回五台山不提.

周侗下山,回至王家莊好生歡喜,就叫他弟兄們置備弓箭馬匹,他每日裏在空場上教他等開弓射箭,舞劍掄刀。周侗將九朵葵花槍法傳授給嶽飛。一日,周侗問湯懷道:

“你要學什麼家夥?”

湯懷道:

“弟子見嶽大哥舞的槍好,我也槍罷。”

周侗道:

“也罷,就傳你個槍法。”

隨後張顯要學鉤連槍法,王貴要學春秋大刀,周侗全都應喏,自此以後,雙日習文,單日習武。嶽飛又是少年,力量過人。周侗年邁,巴不得將平生一十八般武藝,盡心傳授與螟蛉之子。所以嶽飛文武雙全,武藝比盧俊義、林衝二人更高。這也不在話下。

一日,周侗得信,縣上興武科小考,便煩村裏裏正,將四位小相公的名字報送到縣中去了.周侗便對三個員外說道:

“各位兄長,縣上武科小考,且請回去整備令郎們武考的事情去罷!”

眾員外於是各自攜張顯、湯懷、王貴回家商議去了.周侗叫嶽飛也回去與母親商議,打點進縣應試。嶽飛稟道:

“三個兄弟俱豪富之家,俱去備辦弓馬衣服。你看孩兒身上這般襤襤褸褸,那有錢來買馬?為此說是且待下科去罷。”

周侗點頭道:

“這也說的是。也罷,你隨我來。”

嶽飛隨了周侗到臥房中。周侗開了箱子,取出一件半新半舊的素白袍、一塊大紅片錦、一條大紅鸞帶,放在桌上,叫聲:

“我兒,這件衣服,與你令堂說,照你的身材改一件戰袍,餘下的改一頂包巾。這塊大紅片錦,做一個坎肩、一副紮袖。大紅鸞帶,拿來束了。將王員外送我的這匹馬,借與你騎了。到十五清早就要進城的,可連夜收拾起來。”

嶽飛答應一聲,拿回家去,對母親說知就裏,安人便連夜動手就做。次日,周侗獨坐書房觀看文字,聽得腳步響,抬頭見湯懷走進來道:

“先生拜揖!家父請先生看看學生,可是這般裝束麼?”

周侗見那湯懷頭上戴一頂素白包巾,頂上繡著一朵大紅牡丹花;身上穿一領素白繡花戰袍,頸邊披著大紅繡絨坎肩,兩邊大紅紮袖,腰間勒著銀軟帶,腳登烏油粉底靴。周侗道:

“對,就是這等裝束。明日總在校場會齊便了”

湯懷才去,又見張顯、王貴、嶽飛先後進來,也是這等準備.到次日清晨,周侗過來,同嶽飛吃了飯,起身出門。周侗自騎了這匹馬,嶽飛跟在後頭。一路行來,直至內黃縣校場。你看人山人海,各樣趕集的買賣並那茶篷酒肆,好不熱鬧!周侗揀一個潔淨茶篷,把馬拴在門前樹上,走進篷來,父子兩個占一副座頭吃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