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胡聊亂侃(1 / 3)

第137章:胡聊亂侃

第137章:胡聊亂侃

惠岸行者此時,又拿出一部書出來,遞給菩薩,說道:

“師父,我這裏還有一部書,書名卻叫《三國誌通俗演義》,署名是羅貫中寫的,我查了一下,羅貫中乃山西太原府人氏,您看看,這書與《三國誌》相比,不是講重複了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菩薩道:

“噢哦!有意思,你這部書是明朝嘉靖元年,修髯子張尚德刊刻的《三國誌通俗演義》,我這裏也搜羅了一部《三國演義》,是明弘治十四年的黃正甫刊本,卻沒有署名是誰所作,比你那張尚德刊刻的本子還早上二十年呢!咳,甭管是誰寫的,甭管它其中寫得多麼精彩,說到底,他們反正都逃不出陳壽《三國誌》的範圍.可以這麼說,沒有《三國誌》,便沒有《三國誌通俗演義》!”

惠岸行者笑道:

“哈哈,師父說得對,凡塵就是凡塵,天界就是天界,那說書人和寫書的人,甭管是怎麼演義‘三國’,也甭管是怎麼‘三國演義’,他再也演義不出關雲長本名叫做馮長生來!有些事,誰能比咱們更為清楚?比如,呂布‘轅門射戟’,他為什麼會射得那麼準?誰知道?再如諸葛亮‘借東風’,那東風,他到底是怎麼‘借’來的?如沒有咱們菩薩幫他這個忙,他諸葛亮就是借到猴年馬月去,也‘借’不來呀!哈哈——!還有那,在祁山道上運糧的‘木牛流馬’又是誰發明的?那圖紙咋來得那麼快?凡此種種,都非人力可為呀!”

菩薩道:

“就拿諸葛亮來說吧,他現已是人類智慧的化身了,在人間,他一路順風,可他在玉帝那兒,卻始終列不進最高層的特殊位置.如果沒有東王公對他的特別賞識,把他歸為散仙,收在才庫宮裏,他哪裏會有一連串的風光?正因為如此,他這才不致於受玉皇大帝的節製,無論哪朝哪代,他願意上哪兒就上哪兒,可以隨便到人間走一遭;他願意變成誰就變成誰,然後,就又回到他那個紫府州.哈哈,自由極了!”

韋馱菩薩聽了,好奇的問道:

“菩薩,您說,在本朝諸葛亮他變的可又是誰呀?”

菩薩含笑道:

“哈,這個問題?你還得問問那個濟顛和尚去,他剛剛變成了個周顛,往那大明朝去度那劉基回來!”

濟公聽菩薩誇他,便揮著手中的破扇子笑道:

“師父,那劉伯溫在紅羅山崖邊石洞,得了一部天書,這書,本是他自己以前寫的,他自己卻看不懂,我實在是替他著急,沒辦法,隻好出麵點撥點撥他!就算是幫朋友一個忙,將來見麵好有得聊啊!哈哈”

護法鸚王巧姬似懂非懂的問道:

“噯,活佛!他自己寫的天書,他自己卻看不懂?這是怎麼回事?”

菩薩搶著答道:

“那諸葛亮的前身,本是天機星盧昌轉世,春秋時下凡到齊國為相國晏嬰;後隨黃石公習學兵法,漢劉邦時轉世下凡為留侯張子房,幫助劉邦打天下;功成後又隨赤鬆子修真學道,漸有大成.武帝時轉世下凡為東方朔,因偷竊王母蟠桃二度,遂第四次墮入輪徊;於漢獻帝時托生轉世為孔明.孔明號臥龍先生,助劉皇叔得西蜀,並鞠躬盡瘁,但死後而不已,他於唐貞觀時又轉世下凡為國師李淳風,與其兄袁天罡研究出來了況世巨典;到了本朝,他轉世下凡為第七次了,就是那修建北京城的劉伯溫.因宋元兩代他偷了個懶,沒有下界去瀟灑,每日裏隻是躺在紫府州裏睡大覺了,所以,他就把漢時幫劉邦打天下,寫的那個四卷兵書,全就著酸辣豆腐湯給吃了!可不,都忘光了嘛!哈哈哈——,濟顛長老,你說為師的我,說得對也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