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轉戰冀中(1 / 2)

第148章:轉戰冀中

第148章:轉戰冀中

且說劉呈祥,自從在梨園屯比武“亮拳”後,他便也學著大師兄趙三多的樣子,以拳會友,所到之處靠“拳”結交天下英雄.後來他因受山東家鄉義和團的影響,在靜海縣一帶青少年中秘密組織起義和團,並在高家村設總壇口,所率義和團團民很快就發展壯大到兩萬餘人,還擁有一支一千二百人的快槍隊,成為津西南赫赫有名的一支重要生力軍。

清光緒二十二年夏天,劉呈祥率義和團進入天津,曾受直隸總督裕祿接見,後又帶著直隸總督的令牌、令箭南下山東招兵買馬,一時名振冀魯兩省.因為當時他年紀僅有十九歲,故有“劉十九”之稱,在天津義和團中,與曹福田、張德成、林黑兒、騰德生、吳印川等首領齊名.在抗擊八國聯軍和保衛天津城的戰鬥中,他與義和團各部首領通力協作,屢建奇功。

六月十七日,八國聯軍攻陷大沽口。第二天俄軍兩千人侵占天津老龍頭火車站。曹福田聞訊後,立即帶著“義和乾字團”迎戰。他們團團圍住盤踞在火車站內的俄國侵略軍,猛攻猛打,激戰十多個小時,斃傷俄軍五百多人.張德成率領的“義和坎字團”圍攻紫竹林租界半個多月,焚毀了日本的三井洋行.

七月十四日,天津陷落。鄭紫亭中槍犧牲,徐二旦慌亂中逃到北門裏的白衣庵,落發出家當了尼姑。曹福田因多處負傷,逃回靜海,被清朝官府逮捕後殺害.張德成與鄭紫瓊失散,獨自回到獨流,在王家口被地主武裝殺害.林黑兒被八國聯軍所俘,關在望海樓內.

鄭紫瓊僥幸逃出天津,先在一拳友家躲避隱身,待風頭過後便急回獨流與張德成會合,半路上忽得張德成遇害的消息,遂悲痛欲絕跳河自盡,被淩雲師太救下後便心灰意冷,於是在紫霞觀出家帶發修行當了道姑,取道號紫雲道姑.

那徐二旦在白衣庵,與庵中八十四歲的主持妙真老尼,大發慈悲之心,一年之中又收留多個紅燈照女子落發為弟子.忽一日,妙真老尼無疾圓寂,眾尼便推徐二旦為庵中主持,自命法號為玉麵禪尼.

兩年後,事件逐漸平息,玉麵禪尼徐二旦便以遊方尼姑化緣為名,回到滄州老家偃淄崗,伺圖尋機再起,報仇雪恨.沒承想在偃淄崗村東的日照庵裏,竟與剛回娘家不久的紫雲道姑鄭紫瓊,及前來探看的通家兄弟李雲虎相遇.先是鄭紫瓊、徐二旦姐倆抱頭痛哭,互道遇難分離後的苦處,然後是李雲虎將他與哥哥李雲龍到山東冠縣黎園屯,參加師兄趙三多組織的“亮拳”活動,並借機成立了義和團,樹起“助清滅洋”的義旗,攻打當地桃園等教堂武裝據點,但反而遭到山東清軍五個營兵力的圍攻,後又隨趙三多參加景廷賓在巨鹿縣的武裝起義,攻打威縣,遭段祺瑞重兵鎮壓,趙三多和李雲龍被俘,後英勇不屈,壯烈犧牲等經過,向二位姐姐細說一遍.鄭、徐二人聽了又是一番傷感,“唏噓”不已.李雲虎還將他父已身故,全家為避禍已遷居昌平,並忍痛將李元送去雲南昭通避難,奶奶囑咐他來滄州打探通家兄弟的情況等等都一一作了補充.鄭、徐二人聽了,精神為之一振,便再三叮囑李雲虎說:

“你回家以後,全家一定要隱姓埋名,在亂世之中不可顯山露水;特別是,一定要保護好男丁,培養後代,習武健身,以繼承傳統.我等不才,自信已得梅花拳門的真傳,如用得著我等,當盡全力使我門的絕技,在天下贏得一席之地!家如有事,可親來偃淄崗日照庵裏找我們倆人.”

李雲虎泣受,姐弟灑淚而別.自此,一尼一道就收拾在這日照庵裏落腳,早晚共同習武論道,相依為命.

自從清光緒初年,徐、鄭兩家從馬莊橋遷居到滄縣的偃淄崗定居之時,在偃淄崗的東坡就建有這日照庵.日照庵原是個尼姑庵.據說,這庵是朝廷一位退休返鄉的二品大員為他的救命恩人所建,庵裏始終供奉著這位救命恩人的塑像,曾向清廷請過皇封的賜名匾額.由於這塑像坐西朝東,清晨便能從崗坡上看到紅日東升,故取名為日照庵.日照庵裏現由一八十多歲的老尼主持,她就是這塑像原形的孤寡老妻.自從這位退休的官員去世,家道敗落,田產房屋均賣於徐、鄭兩家之後,這日照庵的糧米衣物供給,便由徐、鄭兩家接手管理,廟產也自然而然轉為徐、鄭兩家所有.這玉麵禪尼徐二旦和紫雲道姑鄭紫瓊姐倆,住在這日照庵裏,就如同住在自己的家裏一樣,似如老天爺早就給她們預備好的一般.

再說李雲虎暗地潛回昌平家中,將鄭、徐兩家自從參加義和團運動以來的種種情況和變化都向老太太一一作了秉報,老太太心中便萌生了借鄭、徐兩家姑奶奶之力把幾個孫子培養成才的打算.

前此,李雲龍的父親李鼎鑄,經不起喪子之痛,一命嗚呼.李三的奶奶為了保住李氏的血脈,忍痛將大孫子李元送去雲南昭通他舅舅家避禍,然後急將在薊縣的房屋土地變賣一空,又草草埋葬了丈夫,便同大兒媳秦氏,二兒子李雲虎,及李三李四兩個孫子(李二早夭),舉家遷往這不為人知的北京昌平牛家峪.那年,李三才剛剛五歲.

現在,又兩年後,李三已七歲了,老太太為了不讓李家子孫斷了這武術世家的根基,主張讓李雲虎帶李三去滄州武術之鄉,投奔那鄭紫瓊和徐二旦兩位姑姑為師學藝,李三的娘雖說有些舍不得,但為了長遠打算,也隻好如此.何況又有他二叔同去,所托師父並非別人,乃是他通家的兩個姑姑,細細想來,本沒什麼不放心的.就這樣,叔侄二人便帶好所需衣物,辭別家人登程前往滄州而去.他們哪裏知道,李三此時,早已是童子穆龜受佛祖點化的轉世之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