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四章 偵察(1 / 2)

楊衛封所指揮的小隊代號‘荒漠閃電’,小隊編製三十人,主要任務即為敵後偵察、情報獲取、目標斬首、關鍵地區穿插,定義是真正的專業性特種作戰小隊。

與外軍不同,我國陸軍編製中,集團軍下轄的特戰旅某種意義上而言實際上隻是一支精銳步兵力量,步兵特戰化的發展思路形成的路子,並非真正的特種部隊。

而這種直屬於集團軍特戰旅旅部的‘小而精’小隊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特種作戰專家,能在敵後創造戰役奇跡的關鍵性作戰力量,一個集團軍也就一兩支,堪稱精銳中的精銳。

回到駐地之後,楊衛封迅速集結起整個小隊,小隊剛剛還在測試,簡明扼要的說明了任務性質,讓所有人都下去進行作戰準備。

一個突擊手笑嘻嘻的問:“隊長,這活為啥不讓無人機去幹呢?”

楊衛封一邊將固定扣收緊,一邊回答:“電磁幹擾太強,無人機幹不了。”

他又問:“那拖著光纖跑的機器人呢?我們前幾天還用這玩意兒把一顆炸彈送進了下塌山洞裏,炸死了不少恐怖分子。”

楊衛封用手指掂了一下碳素合金匕首,然後嫻熟的插進一側的配鞘中,抽空說:“距離太長,光纖長度不夠。”

這個突擊手依舊追問:“那派坦克抵近偵察呢?萬一那玩意兒上有個什麼燃料罐爆炸啥的,坦克裝甲還能撐一下。”

楊衛封:“方永寧,我說你小子有完沒完?再東問西問的我就拿偽裝布把你嘴堵上!你學學人林寒生,少嘚吧嘚吧的。”

林寒生是邊上一位狙擊手,正一句話不說正隻顧擦拭著狙擊步槍,聽到自己名字才抬起頭來看了看,發現沒事之後又沉默的低下了頭,如同收起鋒芒的匕首。

方永寧依舊笑嘻嘻的說:“林寒生是個天生的悶葫蘆,一年說的話還沒我一天的話多,我要成他那樣,非得憋死不可。”

楊衛封不耐煩的說:“那你就憋死好了。”

突然想起了什麼,楊衛封問他:“對了,小王技術員帶來的那三十套新型外骨骼裝甲呢?”

方永寧急忙指指自己嘴,一臉‘我要憋死了’的表情。

楊衛封翻了個白眼:“得得得,張嘴。”

方永寧嘿嘿一笑:“還在庫房存著呢。”

楊衛封:“電量夠嗎?”

“80%,現在還在充電。”方永寧對答如流。

“十五分鍾內穿上這些外骨骼裝甲,登機出發。”楊衛封下令道。

方永寧小聲說:“隊長,這些都是測試型號,不是咱們的固定裝備,貿然使用不符合規定吧。”

楊衛封簡短回答:“出了事我擔著。”

一改之前的和善客氣,楊衛封上尉露出了自己大尾巴狼的真麵目,他找了一個兵尋了個借口把王技術員喊了出去,來了一次聲東擊西,等他回來時,正在充電樁上充電的外骨骼裝甲已然全部被替換成老式的山豹II型號了。

四架直20M呼嘯著出發了,機艙裏黑壓壓的全是外動力裝甲,其中是武裝到了牙齒的特種作戰士兵,每一寸皮膚都被複合金屬覆蓋,連麵部都被防彈透明麵罩給遮蔽了,眼睛前是類似戰鬥機HUD的全息顯示係統,顯示著外動力裝甲的電量、備彈量、密封度、完好度等信息。

正如王技術員所說,這些新式裝甲進行了很大程度上的改進,尤其是關節靈活程度、體積大小和電池續航能力,都更加有利於實戰運用。

三點五十分,四架直20M提前降落在任務區外圍。

小隊馬不停蹄的換上了八輛第四代東風猛士高機動車作為載具,計劃從陸地上接觸目標區域。

第四代東風猛士和模仿美軍悍馬的第一代猛士早已截然不同,其多任務信息模塊和AI智能處理單元讓這些高機動車更加智能化,比如選定路線無人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