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城市的防禦工程也在迅速鋪開,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各國當然來不及建設出足以容納全球人類的堅固防空洞,甚至連疏散高密度人口地區都無法做到。因此,各國冷戰期間為了防禦核大戰的地下城有了新的用途。
西南十萬大山之下,一個個早已被封存的大型防禦工程重新被激活,工程部隊打開了足以防禦住核爆衝擊的裝甲門,陽光重新射入巨大的隧道之中,電力重新接通,小型發電站運作,過濾水和一車車的食物送入地下防禦工程,第一批遷入人口名單開始正式擬定。
銀水洞,也被稱之為地下核長城,這個自從1965年建設的6501工程開始正式迎來了第二輪的擴建,從北方重工運來的重型土壓平衡盾構機被送入長達十七公裏巨型隧道工程,接著開始進一步挖掘隧道,擴大防禦麵積和規模。
重慶,涪陵區,地下麵積高達11萬平方米的816地下核工程從景區性質變為了軍事單位,這座深度達到400米的超級地下城市對外封閉,數家大型廠家將生產線轉入地下,開始進行源源不斷的生產任務。
在更遙遠的北方,烏拉爾山脈之下、伏爾加河周邊也在加緊擴建防禦工程,在冰冷的寒風中,大型機械的轟鳴聲在地下陣陣回蕩,相同的震撼聲也在遙遠的西方陣陣傳遞,一個個龐大的地下工程出現在地層之中。
當然,更重要的是軍事指揮工程的建設。
西山戰略指揮中心、俄羅斯莫斯科地下指揮中心、德國地下工廠、瑞典地下軍事工程、日本中央指揮所、北美防空司令部夏延山地下指揮中心、北約戰時地下指揮中心、英國應急掩蔽部、法國三軍參謀部作戰指揮中心乃至伊拉克巴格達地下城,這些神經中樞都在迅速的被激活、加固、擴張,為未來一年的防禦戰做準備。
這一切都在嚴密的進行著作戰準備,並即將影響到整個人類社會。
站在052E級導彈驅逐艦的直升機甲板上,楊衛封看著遠方遼闊的印度洋,感受著勁風,又抬頭看了一眼開闊的天空,在他的身邊,無聊的特戰隊員們正互相聊著天打著屁,方永寧那貨又在眉飛色舞的嘰嘰喳喳,不知道在說些什麼。
在特戰小隊以雷霆萬鈞的手段淩厲的快刀斬亂麻之後,一艘在海岸線外等待著的052E級導彈驅逐艦起飛了一架海直-20,分3次將所有隊員運上驅逐艦,再一路向吉布提方向返航。
隊員們被告知,在那裏,一架運20已經準備完畢,將會把他們直接送回國內。
“我記得我們的吉布提基地沒有飛行跑道,運20起降在哪兒?”楊衛封收回目光,問邊上的一名海軍官兵。
海軍官兵說:“具體情況我也不是很清楚,不過前幾天美國佬那邊的基地向我們開放了跑道,運20就降落在那裏。”
楊衛封點點頭,也許是和外星文明的侵略有關,各國都已經開始在各個範疇展開合作了,尤其是曾經封閉程度最高的軍事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