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二百五十九章 攻擊-101(1 / 2)

在一個多用途作戰武器艙室中,全套的武器使用權限被點亮了,人工智能飛掠其中,然後停在了一個巨大的武器貨架前方。

武器貨架上琳琅滿目,擺滿了各種型號和用途的設備:如同黃蜂一般大小的微型導彈發射巢、造型科幻的電磁/激光雙重單兵武器、約束於磁場之中的高能等離子體格鬥武器、巨大的太空遙控操作機炮……

毫無疑問的,它們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特種突擊隊員的目光。

在這之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一排單兵外骨骼裝甲了。

這些泛著冷光的單兵裝甲表麵滿是極小的納米模塊,足有上千萬個自組合型模塊共同構成了一個人形空腔裝置,可以隨時調整構型,裝甲背部則是一個能源模塊,明亮的光芒從細微的端口中折射而出,後方則連接小型發動機噴口,散發著幽幽的藍光。

人工智能敏銳的捕捉到了隊員們的情緒波動,它立刻介紹道:“攻擊-101型單兵動力裝甲,配備於北河三文明的首都星軌道特種突擊部隊,罕見的裝配了背部核動力引擎,規模級離子發動機噴口,小型力場防護盾,人工智能伴隨係統,主動防禦作戰係統等一係列全新設備。”

人工智能:“可以說,攻擊101是北河三文明製造過的最好的單兵裝備,它對隆斯德文明同等級裝備具有技術優勢,曾經在作戰中發揮過巨大的威力。但攻擊-101型成本過高,耗費機器人工時過長,導致它的產能從未超過5000台,無法在主要戰場上發揮更加巨大的威力,曇花一現之後便連同生產線一同被毀滅了。”

楊衛封:“我們人類可以使用這種裝備嗎?”

“模塊化調整之後,可以立即使用。但我需要用人類程序更換它們的內置軟件。否則在你們眼中,它就隻是一個增加體力的外置設備,而不是一件戰術性能極高的戰場端口了,這是對它性能的浪費。”

“需要多久?”

僅僅幾秒之後,人工智能回答:“已完成,目前,單兵裝甲正在通過物資調度軌道運向艦橋,6分34秒後抵達。”

方永寧:“真夠快的。”

不多時,5套嶄新的攻擊-101出現在了艦橋之內,楊衛封、方永寧、李文琦、林寒生、丁昌組成的5人突擊小組立刻開始武裝自己。

與攻擊-101那堅不可摧的金屬外殼對比極為鮮明,沉重裝甲內的中層柔性材料和納米作戰內襯十分輕便和柔軟,在裝配完畢之後,納米作戰內襯完全貼合人的皮膚,對關節和皮膚沒有絲毫磨損,輕盈如同泡在海水之中。

眾人紛紛穿戴完畢,並且保證每一個組合處都嚴絲合縫,完成了徹底的封閉。

這時,視屏麵亮了。

熟悉的HUD顯示頁麵出現,彈藥計數條、生理監視數據、外界環境傳感數據、能量防護盾功率、小型單兵雷達等數據依次顯現,同時,人工智能的視界也出現在了手臂顯示器之上。

方永寧將彈匣插在新裝甲端口上,笑嘻嘻的點頭:“明白,老大。”

楊衛封帶上了一支QBZ-29式電磁自動步槍,一支QSC-29式大口徑電磁手槍,八個九十發容量的步槍彈匣,三個二十發容量的手槍彈匣,三個進攻型鋁熱劑手雷和三個智能高爆破片殺傷手雷,一柄修長的碳素合金匕首,一套激光切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