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巔峰之戰(中)(1 / 2)

槍,乃百兵之霸,講究的是種一往無前的霸氣,熱血忠魂的奔放,鐵血沙場,縱橫激蕩。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霸王槍,講究一個霸字,如果沒有坦蕩的胸懷,縱橫天下的傲氣,那麼他手中的槍,與一根燒火棍並無區別,完全不能領會霸王槍的精神,那樣的人不配用槍,至少手裏拿的不配叫做霸王槍。

當年的霸王槍第七代傳人,唐公牧之,瓦崗寨第一條好漢,銀槍一出,神鬼難逃,霸氣縱橫,血海汪洋,亂軍中取敵之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第十代傳人唐公鐵心,性情溫順,豁達慵懶,並無天下爭雄之心,時江湖出一凶人名喚滅絕王,武功高絕,狡猾多智,性情殘暴,黨羽眾多,無人敢逆其纓,某日,二人同時於白門樓宴,聽其所為,唐鐵心道:“吾將斬之”,遂提槍出,宴中賓客不信者眾,少頃,浴血而歸,手提人頭,眾人視之,正是那滅絕王,時,酒尚溫也,遂天下揚名;第十四代傳人唐公烈火,為嶽武穆麾下先鋒使,狼牙山一戰,單槍匹馬,以一敵萬,槍挑敵酋百名,槍下亡魂無數,血戰三日後力竭,身中萬箭而死,屍身不倒,依舊殺氣衝天。

唐家的霸王槍,經過千百年,無數忠臣烈士熱血忠魂的鍛造,已不隻是槍,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豪氣,一種縱橫天下視死如歸的正氣。

這一代的傳人,風liu瀟灑放蕩不羈的唐伯虎已經決定一戰,一個人,一柄槍,對抗著整個江湖。

槍如神龍,不動則已,一動天下皆驚。

幾縷清風吹孤煙,長河落日分外圓,落日的餘暉下,突然傳來一陣似有似無的簫聲。

淒豔,淒涼,淒慘。

唐伯虎不動,屠雄不敢動,刹那間屠雄突然覺得自己所有的氣機都在唐伯虎殺氣的牽引下,自己的任何一個微小的動作就會引來*般的進攻。

屠雄不動,唐伯虎也沒有動。

暴風雨前的寧靜沒有持續多久,一隻晚歸的烏鴉路過上空,被兩人的殺氣所攝,暈死過去,掉了下來,恰好落在兩個人之間。就在烏鴉落地的刹那,唐伯虎動了,不動如山,動了呢?

動若雷霆,唐伯虎動了,第一槍卻是刺向大地,入土三分,雙手用力,槍杆極度扭曲,形成一個美麗的弧,以槍為弓,以人做箭,整個人向著屠雄的青魂舞出的燦爛刀幕疾射而去。

身體筆直的像一柄槍一般,右手隱約流動著些許金光,淩空虛點,槍氣縱橫,一股霸氣席卷全場。

人槍合一,人即是槍,以指為槍,以腿為槍,無處不是槍,全身上下全是破綻,但又全不是破綻,隻要你攻擊其任何一點,就會遭到猛烈狂暴的反擊。

龍之逆鱗,觸之必死。

如果屠雄的刀,代表的是詭異,唐伯虎的第一槍,則代表了絕對的強悍和實力,屠雄的刀也許可能在唐伯虎的身上留下幾道傷口,但唐伯虎卻可以在中刀後,整個人貫穿屠雄的身體。

屠雄不敢/不能/硬接,他隻有退,一步兩步......十步,連退十步,交手第一合,屠雄追魂刀半式未展,就硬生生的被唐伯虎的霸氣*了回去。

但這隻是開始,屠雄身形未穩之際,第二槍已至,如跗骨之蛆,如影隨形,屠雄再退。

第三槍,如毒蛇吐信,第四槍似鷹擊長空........此時唐伯虎身上找不到半天平日的放蕩不羈,文采風liu,整個人如同一柄絕世神兵一樣,發出一陣神聖的霸氣。

對百庭麵如死灰,心裏後悔答應唐屠二人單挑的提議,唐伯虎出了二十一槍,屠雄退了二十一步,秀才追魂刀半式未展,仿佛一朵美麗的雛菊,尚未來的及釋放自己美麗,就被狂風碧浪席卷,衝的七零八落。

唐伯虎這路槍,名喚:“碧海潮生槍,槍如海浪,狂暴不羈,一浪接一浪,連綿不絕”。

屠雄倒也不是浪得虛名之輩,雖退不亂,穩紮穩打,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電光火石間,又是十槍,兩條糾纏在一起的人影裏十點火花激射開來,竟然不辨先後,唐伯虎攻了十槍,屠雄用刀擋了十下,兩人速度之快,匪夷所思,江湖中很多號稱閃電劍,快刀浪子之類的好漢如果看到此刻二人的表演,保證會羞愧的立刻退出江湖回老家種紅薯去。

三十六槍,已過。

對百庭心頭又燃起了希望,《戰國策*曹劌論戰》中所言:“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