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楓喃喃念了一聲,這就是了,明末那個改良武器的專家,寫了有名的《軍器圖說》一書,是個火器奇才,不過現在還隻是個小孩子。
“南溟先生?是汪道昆汪先生麼?”向楓問了一聲。
畢懋良應聲答道“正是。南溟先生辭官後一直在家鄉結社辦學,懋康弟自幼聰穎,南溟先生甚是喜愛,就帶了過去親自調教了。”
汪道昆在當世的名氣很大,湯顯祖在給向楓的信中也提及過此人,這人做過湖廣巡撫,不僅武略超群,文韜更是出眾,抗擊過倭寇,創立了詩派,寫了大量的雜劇,還改良了南戲,聲名比肩大才子王世貞。
“有汪先生親自指點,想必令弟將來前途無量。”向楓見畢懋康言辭文雅坦然有度,便問他道“懋康老弟可有功名?”
畢懋康躬身道“借總頭領吉言!懋康如今隻是生員之身,若不是家遭此難,正要參加明年秋闈的。”
“那你就是秀才囉!”向楓拱手一笑,“秋闈還早嘛,肯定趕得上。”
畢守民叔侄倆心裏暗自著急,向楓要見他倆卻不說要緊事,怎麼拉起家常來了?不曉得到底肯放不放他倆出去。
向楓又問畢守民道“畢叔,你原先在哪高就呀?”
畢守民答道“總頭領高看了!畢某哪談得上高就?前些年在南京武庫司混口飯吃,未入流,因得罪上司就辭官回鄉了。”
“武庫司?”
向楓一聽頓時來了興趣。
“你在武庫司做過,那你應該懂武器鍛造之法了?”
畢守民聽得一愣,隱隱曉得向楓所問的意圖,便道“畢某在武庫司幹了近二十年,這武器鍛造之術多少懂點,隻是......”
“畢叔,你莫要緊張,我不會強留你下來的,隻是問問罷了……”
向楓一笑,繼續道“我一直想改良火器,但苦於沒有這方麵的巧匠。畢叔出去後,可幫我們引薦一下這類人才,向楓將感激不盡!”
畢守民這才放下心了,朝向楓拱手道“隱龍穀對我叔侄有再生之恩,隻要能幫上忙,畢某一定盡力而為!說句實在話,我叔侄二人在此雖隻有短短幾月,卻有恍如隔世之感。這裏行仁義之道,革弊舉新敢為天下先,全仗總頭領你有天縱之資豪傑之氣,非常人可為,隱龍穀他日勢必名揚天下。”
見畢守民說得誠懇,向楓抱拳道“畢叔謬讚了,實不敢當。向楓誌向不大,隻求有一方淨土能安落難受苦之人,大夥一起用心用力,不做為非作歹之事,自力更生,自給自足,將日子過得安心安穩便好。”
畢守民道“好個自力更生自給自足,亦合上古聖賢之道。畢某此番出穀,待安置好家人後,重返此地也未可知,到時還望總頭領莫要嫌棄。”
“畢叔若能重返,將是隱龍穀民眾之福!”
向楓當下安排顧南古贈送畢守民一百兩銀子,作為路上盤纏和重建家園之用,答應即日安排人送他們出穀。
畢守民不肯收下,說隻取一點盤纏即可。
向楓說這是他和隱龍穀的一點心意,讓他們無論如何都要收下。見向楓誠懇,畢守民終於答應收下了,叔侄倆對向楓躬身作揖千謝萬謝了一番後才離去。
“一出手就一百兩……向哥,你這也太大方了吧?”
趙任對給畢家叔侄這多銀子有些不同意見。
向楓笑著問道“哦?你覺得給多了?”
趙任道“我曉得你對那畢守民有拉攏之意,不過也不用給那麼多吧?得好幾船煤才賺得回來呢!”
向楓問顧南古“顧哥,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