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求和(1 / 2)

向楓接到劉綎的急報,說他和梅鏞部攻打蒲甘城受阻,阿拉幹國王明耶娑基出兵援助東籲,對方的火器較為厲害,一時無法攻下蒲甘。

阿拉幹人(又稱若開人)於大明宣德年間建國,位於在緬甸西部沿海一帶,北邊與莫臥兒王國交界。由於瀕臨海洋,阿拉幹人善於航海,尤其是吉大碼頭一帶的水手,航海術更是聞名於世。明耶娑基執政以來,借助弗朗機人之力四處擴張,國力日漸強勢。

向楓自攻打莽應裏以來,對這個阿拉幹國一直有關注,上次聽勃利多交代,他就是受了明耶娑基的邀請,過來協助莽應裏攻打明軍的,沒想到這次明耶娑基又明目張膽地派兵增援緬軍。

看來是得給明耶娑基一點教訓了,看是他所依仗的弗朗機火器厲害,還是隱龍軍的火器厲害。

向楓急調鐵山、薑岩和駱家昌部攜帶精良火器增援劉綎,他和明旭等部則駐守佤城擴軍安民。

不待明軍攻擊,莽應裏所剩轄地已是紛亂四起。

聽說明軍已攻占了佤城,蒲甘城也已岌岌可危,東籲國內已亂成一團,各地大小土司和族幫紛紛借機鬧事,莽應裏采取血腥屠殺之策到處鎮壓,疲於應付。

這期間,緬甸大邦孟族人開始反叛,他們聚集數萬之眾公開反叛莽應裏。

孟族世代居於緬甸東南的孟邦,曾立國,後被東籲國所滅,如今的首領杜耶是個很有能力的人,帶著族人在莽應裏的統治下忍辱負重,一直在尋找東山再起的機會。

緬甸地貌複雜,東西北三邊皆有高山,中間地段由大金沙江(伊洛瓦底江)衝出一帶平坦之地。沿著大金沙江一路向南,距佤城三百裏有座賓裏城,是東籲國的一個軍事重鎮。過了賓裏,地勢變得平坦,可直插良淵和鄂內貢,莽應裏的王城勃固已無險可守了。

明軍在佤城一邊整頓休養鞏固戰果,一邊等候蒲甘那邊的消息。

就在這個時候,向楓接到程鬥衝的密報,說西古艾那在暗中聯絡手下頭領,企圖在明軍派兵增援蒲甘城中軍士減少的情況下反叛。

這個西古艾那還真的是敢折騰,向楓命令程鬥衝密切關注,同時命令明旭做好準備,一旦西古艾那有動靜,立即予以剿滅。

就在佤城明軍暗中防備西古艾那時,沒想到西古艾那自己內部先亂了起來:一部分頭領不願跟隨西古艾那反叛明軍,有頭領直接過來向明軍告密,西古艾那見事情泄露,便唆動手下攻擊程鬥衝部,準備再次投奔莽應裏。

跟隨西古艾那的隻有半數人,程鬥衝率部協同其他未參與反叛的佤軍迅速對西古艾那予以痛擊,待明旭趕來增援時,西古艾那已被打敗,帶著殘部倉惶逃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