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拜會李成梁(1 / 1)

向楓安排已晉升為總兵官的劉綎和顧修先行去遼東做好相關準備,又傳信顧南古和趙任,命令他們率部按兵部關防文書前往遼東廣寧一帶集結,準備入朝,同時命令童九調集隱龍穀兩萬軍士及火器彈藥前往遼東。

廣寧是遼東總兵府的駐地,趙任從寧夏過去倒也不遠,顧南古的大軍要從緬甸再途經雲南四川等地過去,沒有個半年工夫根本到不了,這又是一次長途跋涉。幾年來,隱龍軍的將士們已習慣了這種遠征,且他們的每次遠征都有收獲。

向楓又安排了鐵山帶人回了黃州,將董小宛、孟菊等女眷一並接到京城來。

臨行前,劉綎過來見向楓。

向楓要劉綎到了遼東後盡快熟悉那邊的情況,以隱龍軍名義抓緊采購馬匹招募兵員囤積糧草,同時關注察哈爾部和建州女真的動態,尤其要關注建州都督努爾哈赤的情況,摸清他的底細。

劉綎不知向楓為何如此重視那個努爾哈赤,不過還是一口答應下來。

一個多月後,高淳過來告訴向楓,說李如鬆已從遼東回到京城探望其父李成梁,約向楓一起前往李府拜訪,順便打聽一下朝鮮的局勢。

李成梁鎮守遼東多年,是一位咳嗽一聲也能讓遼東大地抖三抖的人物,既立了赫赫戰功,也養了一身驕奢之氣,加上又不知收斂,在萬曆十九年因隱瞞兵敗而被解任,回京後僅以寧遠伯的身份奉朝,實際就是在家裏閑呆著,仗著兒子李如鬆如日中天,朝廷也沒有深究他的罪錯了。

向楓早就知道李成梁閑居京城,不過他對此人並無好感,也就沒有前往拜訪的打算,今日見高淳如此便就答應了,隨後一同去了李府。

得到稟報後,李如鬆親自到門口迎接。一番寒暄後,李如鬆誇向楓的部隊在緬甸打得好,這回又要帶兵去朝鮮,必定能大勝而歸。

向楓客氣了幾句,便隨同李如鬆一起進去拜見李成梁。

李成梁端坐在中堂上,別看他年近七十,身子骨看著可是十分壯實,胡子有些花白,頭發卻黑如壯年,一張臉紅光滿麵,有老當益壯之概。

向楓和高淳率先施禮,李成梁站起身來略作回禮,隨即請客人入座。

不論是按爵位還是軍職,向楓如今都比李成梁高,可這見麵之禮倒像向楓是下級一般,可見李成梁此人之傲慢——或許他隻是對向楓這個新貴如此。

李如鬆自然曉得向楓如今的份量,擔心父親怠慢客人,他則在一旁說了不少誇讚向楓的話,從平定寧夏到收複緬甸,將向楓和他的隱龍軍團說得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作為將門虎子,李如鬆一向是個很高傲的人。放眼朝廷當今帶兵之人,除了父親李成梁外,還真沒幾個人能入他眼,這向楓算是其中一個了,而且是最突出的一個。寧夏平定哱拜之亂,隱龍軍的戰術和戰鬥力讓他大開眼界也大為震撼,後來向楓又率部萬裏奔赴緬甸,勢如破竹攻破緬甸全境,他的屬下張任又率部橫掃西北,這等功績足以蓋世了,故而他今日的誇讚之語實則是發乎內心,並無太多客套。

聽著兒子一直在絮叨個不停,李成梁不禁皺了皺眉頭,問向楓道:“向督師,我家鬆兒去年率部入朝參戰,如今局勢已穩定,朝廷正打算跟日本國和談,咋這個時候又要進兵?這不是要挑起事端來麼?”

李成梁話裏的意思是,朝鮮之危已經由李如鬆解決了,你向楓又去添什麼亂子?!

向楓微微一笑道:“寧遠伯有所不知,向某此次入朝並不是要挑起爭鬥,而是防止豐臣秀吉卷土重來。隻要有我大明駐軍在朝鮮,想必倭寇也不敢輕易進犯。”

李成梁嗬嗬一笑:“不過是倭寇而已,萬裏重洋,成不了氣候,用得著勞師遠征麼?”

向楓道:“寧遠伯,你老可別小看那倭寇,之前他們不是侵擾我沿海上百年麼?所幸有譚公、戚少保等人,才使得我大明海疆無恙。還有,那豐臣秀吉可是個極有野心之人,貪得無厭,他不會甘心就這麼和談退兵的。”

李如鬆在一旁道:“爹!向督師說得對!孩兒跟倭寇交手多次,此番雖取得小勝,但倭寇賊心不死,遲早會重新侵朝的,不可不防!”

李成梁看了李如鬆一眼,道:“即便他再犯朝鮮,那又如何?就能嘚瑟了?隻要有我遼東大軍在,一樣打得他們求饒!”

遼東營兵都是李成梁一手組建的,他對他們自信得很。

李如鬆看出父親不高興了,便沒再接話。

李成梁又對向楓道:“向督師年輕有為,聽說又能打仗,此番出兵朝鮮,老夫並無反對之意,隻是有一條——你若調兵,不可動遼東之兵。”

“寧遠伯,這是為何?”

李成梁如此倚老賣老,向楓不禁有些反感。他兼著督師遼東,又有兵部文書,自然可調度整個遼東之兵了,難不成還要聽從他李成梁的意見?當然他也知道,李成梁的影響力在遼東根深蒂固,他人要想完全指揮得動遼東兵也並不是那麼容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