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明神宗5(2 / 2)

明人於清河以南,江岸以北,每歲竊逾疆場,肆其攘奪,我遵誓行誅,明負前盟,責我擅殺,拘我廣寧使臣綱古裏方吉納,脅取十人,殺之邊境,此恨三也;(明朝違反雙方劃定的範圍,強令奴兒哈赤抵償所殺越境人命)

明越境以兵助葉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適蒙古,此恨四也;(葉赫由於得明朝的支持,背棄盟誓,將其“老女”轉嫁蒙古)

柴河三岔撫安三路,我累世分守,疆土之眾,耕田藝穀,明不容留獲,遣兵驅逐,此恨五也;(明當局逼迫奴兒哈赤退出已墾種之柴河、三岔、撫安之地,不許收獲莊稼;)

邊外葉赫,獲罪於天,明乃偏信其言,特遣使遺書詬言,肆行淩、辱,此恨六也;(明朝派兵保衛葉赫,抗拒建州;)

昔哈達助葉赫二次來侵,我自報之,天既授我哈達之人矣,明又擋之,脅我還其國,己以哈達之人,數被葉赫侵掠,夫列國之相征伐也,順天心者勝而存,逆天意者敗而亡,豈能使死於兵者更生,得其人者更還乎?(明朝偏袒葉赫、哈達,欺壓建州;)

天建大國之君,即為天下共主,何獨構怨於我國也?今助天譴之葉赫,抗天意,倒置是非,妄為剖斷,此恨七也!

欺淩實甚,情所難堪,因此七恨之故,是以征之。”

麻蛋,既想當女表子,又想立牌坊?

打仗入侵還要找個好借口,特麼的,不愧是茹毛飲血長大的,人話都不會說,想裝個可憐,不過成了個四不像罷了。

禮部這下子是真的有活兒幹了,依著這些人的筆頭子和嘴皮子,能罵的後金奴兒一頭碰死了事。

當然,依著楊廣的了解,隻怕這奴兒也是個臉厚心黑之人,惱不得會加快入侵的腳步。

饒是如此,楊廣還是給禮部布置了任務,一定要罵痛快了才行。

為此,皇帝竟然增發了一個所謂的特刊,每天發行萬分,一定要讓大民百姓了解到奴兒的無恥方好。

要說這陰損壞來,隻怕是十個奴兒哈赤也比不上他一個,手段層出不窮的陛下,甭提其他,隻是這個特刊一出,不明就裏的百姓立即義憤填膺起來。

外族對我大明一直虎視眈眈,現在竟然找了借口要侵占大明國土,此事如何能忍?

有心人稍微那麼引導了一下下,兩下下,三下下,京城,江南,西北各地竟然組成了愛國捐助會。

有錢的捐錢,有糧的捐糧,有力氣的捐力氣(什麼鬼),總之,這一番折騰下來,整個大明似乎都要沸騰起來了。

楊廣下旨嘉獎了百姓的這種“自動自發”的義舉,肯定了他們這種“位卑不忘國憂”的情懷,讚揚了大明百姓的血性,同時號召三軍將士用命,一定要將侵略者趕出去,予以他們沉重的打擊,才能讓侵略者知道,大明是不好欺負的,大明的百姓和將士們是有血性的,絕不姑息和容忍任何的侵略行為(總覺得像是在聽報告,難道我這些天電視新聞看多了的緣故?)

這樣的聖旨頒布下去之後,果然民心軍心振奮,後金奴兒才剛剛誓軍結束,沒想到大明這邊兒就已經準備好了戰鬥了。

現在的消息不暢,邊境上對於各色人等的盤查嚴密非常,就算你是商隊,那也不能通行,當然,若是有皇帝的聖旨,倒是沒有什麼大問題。

如若不然,一個叛國通敵的大帽子下來,誰也扛不住啊!

再者說了,行商之人多麼地奸猾,如何會趟這種渾水啊,大明這麼大,哪兒不能做生意,非得和奴兒做生意?

至於東北,本來就民風彪悍,外加上有心人的各種煽動,幾乎全民皆兵了。

楊鎬等人厲兵秣馬,就等著後金過來了。

當然,他們期盼的還有京城的消息,當今手段了得,他的消息竟然比他們這些前線的更加明了清晰,讓很多人又是心驚,又是膽顫。

楊廣可不知道自己如今已然成神了,不過這次,他總要給後金奴兒一個美好的教訓才行,省的今天你來,明天我來的,煩也煩死了。

將奴兒哈赤弄死,讓他兒子報仇多好,到時候借口都是現成的,比如說大明無緣無故地殺了我的曾祖,祖父,父親,看吧,多麼完美,自己真是太過體貼善良了!

為自己的善解人意點讚!

當然,如果這次奴兒哈赤的兒孫們能活下來的話,再來提什麼報仇的話語好了。

反正他不著急,這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