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交出人頭(1 / 2)

第60章:交出人頭

第60章:交出人頭

懷王大笑著:

“哈哈,屈大夫,看你平常正襟危坐,是個十足的道德君子,原來你也愛酒色,沉迷酒色?”

屈原正色,話鋒一轉:

“一石老酒下肚,如火如荼,如狼似虎,放浪形骸理智全無。所以喝酒喝得太多就要發生亂子,歡樂到了極點就會感到悲哀。世間的事情都是這樣,月盈則缺,物極必反,一切事情都不可過分,過分了就必衰敗!”

懷王站了起來一拂袖:

“撤宴......”

南後對丈夫的陰晴不定,變化無常,說反臉就反臉的性格早有了解。請屈原來喝酒,喝成這樣,是始料未及的。她瞠目結舌地站了起來,深感對不起屈原。懷王離開座位,屈原也誠惶誠恐,以為懷王發了脾氣。

懷王在青陽宮大殿走過來,走過去,步履越走越急,神情越來越激動。突然停了下來,對屈原道:

“你剛才說得很好。徹夜歡宴,耽於淫樂,那是一代昏君!你進宮後,或仗義執言,或迂回諍諫......你別出心裁一場‘酒諫’,更見你一片良苦用心!”

一旁的南後聽了,懸著的心終於放落下來。屈原也長長地“噓”了一口氣。看看時機成熟,屈原走到懷王麵前雙膝跪下。懷王一驚,急問道:

“屈愛卿,這是為什麼?”

“大王,下臣有思慮已久的有關社稷生死存亡的大事進諫。”屈原仰起臉,一片忠誠。

“啊,屈愛卿,快起來說吧。”

“大王恕屈原不死之罪,下臣才敢說話。”

懷王搓著手掌,吱吱唔唔:

“這……這……”

屈原長跪不起。懷王猶豫再三終於恩準說:

“屈大夫,寡人恕你無罪,還要頒發一道聖諭,不管怎樣你屈原無死罪,你就痛痛快快地說吧。”

屈原感激涕零,聲音顫栗地道:

“大王,六國合縱之所以失敗,秦國之所以以一國之力占了上風,這是什麼原因,大王您想過沒有?”

“是什麼原因?”懷王苦惱的正是此事。

屈原慷慨而談:

“六國合在一起雖地域萬裏,兵甲百萬,然六國無一不是封建領主割據,自成家天下。在封地為所欲為,他們苛捐雜稅,修建的家城甚至超過王城。領主之間搶劫撂地,內戰頻仍,至使老百姓怨聲載道,民不聊生。這樣不僅削弱了國君的權力,而且使兵卒心生二念,不能為國捐軀,拚殺疆場,這就是六國兵敗的真正原因。”

“嗯,說得對。”懷王連連點頭。

“與此相反,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領主的世襲封地被剝奪了,全國分設郡縣,中央集權,法治昌明,獎掖軍功戰績。君王的權勢如日中天,軍兵爭功奪獎拚殺在前,奮勇無比。故秦以一國之軍而敗六國之兵!”

懷王擊掌讚歎:

“說得好,說得好!”

屈原接著續說道:

“我們楚國,無論地域、兵甲都遠勝秦國,然吳起變法剛使楚國強大,悼王崩駕,吳起就被貴族領主叛軍亂箭射死。吳起變法的成果,也就因此斷送了。”

“我也常這麼想,”懷王略略思索,歎了口氣,“王公貴族越養越肥,越肥他越貪得無厭。朝堂之上,有用的人太少,無用的人太多……你說怎麼辦?”

屈原斬釘截鐵地陳言:

“效法秦國的商鞅、我國的吳起,徹底變法,打擊貴族領主的腐朽勢力。獎掖提拔年輕才俊,昌明法治,獎勵農耕兵戰,振奮民心,增強國力!”

楚懷王當然知道,春秋中期後,晉國已經開始用“盡滅群公子”、“滅公族”等手段打擊國君近親勢力、加強國君權力時,楚國才開始任用公子執政。公子執政初期,確實起到了強化王權的作用。但這實際是任人唯親製度,結果形成王權旁落、大臣太重、封地獨立的弊病。戰國初期,楚國民不聊生,餓殍遍野,楚聲王竟至被“盜賊”所殺。而此時北方三晉正在興起,國力強大,對楚步步進逼。楚國在內憂外困之時,中原政治家吳起從魏國來到楚國。楚悼王素聞吳起賢能,公元前382年,悼王任命吳起為令尹,主持變法。吳起變法,從打擊大貴族封地領主入手。

吳起變法內容主要有三條:一、“封君之子孫,三世而收爵祿,絕滅百吏之祿秩,損不急之枝官,以奉選練之士。”吳起取消世襲的封君、世襲的爵祿,用從封君那裏得到的爵祿去奉養經過挑選的有功將士。二、廢除無用無能的官職,剝奪王室貴族的威權,使他們不能徇私情,因私廢公。“廢公族疏遠者,以撫養戰鬥之士”。三、楚國用武力滅掉了許多諸候小國,開濮地、伐楊粵,得到廣大領土,但未及開發。吳起責令與王室關係疏遠的貴族到僻遠地開發。對悼王說:“荊所有餘者,地也,所不足者,民也。今君以所不足,益所有餘。”這是一種新的拓土殖民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