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陵川縣,長袖善舞! 第256章 農業實驗基地(2 / 2)

唐天宇見周老師如此說,心中有了幾分信心,道:“周老師與那幾個縣談得應該很艱難吧?”

周老師苦笑道:“沒錯!如今全省各地都在搞經濟建設,講究經濟結構轉型,尤其是合城周邊幾個縣,重心全部放在了招商引資上,沒有過多的精力放在農業產業化上,目光有些短淺狹隘,所以在洽談項目合作的過程中很艱難。”

唐天宇認真道:“不知周老師是否有意向去陵川建立實驗基地。若是你願意的話,我保證陵川縣政府一定能夠滿足您的各種要求。”

周老師聽唐天宇說得信誓旦旦,不禁啞然失笑,道:“陵川縣我倒是聽過,位處三沙市,氣候條件不錯,倒是建立實驗基地的好地方。但你又如何保證政府一定能滿足我們的要求呢?”

周老師對自己的項目有很深的了解,農業產業化還是一個極為新興的項目,前期投入很大,同時麵臨著血本無歸的後果,政府並非願意在一個還沒有看到未來的行業投入資金。大多數政府官員都急功近利,想以最快的速度看到政績,而農業實驗基地並非是那種可以直接看到政績的項目。

合城周邊縣市的那些官員都不重視這個項目,周老師又如何能有信心讓地處更為偏遠的陵川政府的官員們看到農業產業化的價值呢?

在周老師的眼中,唐天宇有些誇大其詞了。一個小小的公務員,又怎能代表一個政府的觀點。

唐天宇大約能猜出周老師的心理,在九五年大部分人都在從農村湧入城市,根本沒有人會想到農村也有極為廣闊的市場。唐天宇決定還是表明自己的身份,鄭重道:“周老師,其實我是陵川縣的常務副縣長。與渭北大學農學院合作的事情,其實也早就在政府發展的規劃之中。”

周老師臉上露出了錯愕的表情,依舊有點懷疑道:“常務副縣長,副處級幹部,可是你的年齡……”

唐天宇畢業一年便三級跳,這顯然有些不合理。

唐天宇笑著解釋道:“我之所以能這麼快成為常務副縣長,有著各種機緣巧合的原因在。若是周老師願意說服農學院的相關領導,與陵川政府合作的話,我願意以最快的速度讓縣政府的相關領導趕來合城與您細談。”

周老師與唐天宇雖然隻是點頭之交,但經過多次接觸,能基本了解唐天宇的品行,知道他並非空口說話白話之人,便點頭道:“我是渭北大學院農學院的院長,若你真是陵川縣政府的常務副縣長,那麼我可以拍板,願意在陵川建立實驗基地。”

唐天宇臉上露出了笑容,道:“等會我便去省委黨校開具一個證明,然後來農學院拜訪周院長。”

唐天宇心中將周老師與農學院院長的信息匹配起來,他之前調查過農學院的院長名叫周洪明,是中科院院士,在德意誌獲得博士學位,並在國外生活了十多年,前年才回過。在德意誌能獲得博士學位,那是相當不易的事情。周洪明在未來的十多年一直是華夏農學界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從山上回到省委黨校之後,唐天宇衝了一個熱水澡,便換了一身便裝趕到省委黨校教務處打了一個證明,然後去了渭北大學農學院。見到了唐天宇之後,周洪明十分高興,他看了一眼證明之後,心中有數,因為他已經通過關係調查到,陵川縣的確有一個年紀很輕的常務副縣長。

隨後唐天宇及周洪明就合作的方式進行了一番探討。周洪明發現唐天宇對目前農學院掌握的幾項基礎都很了解,比如轉基因蔬菜,大棚養殖技術,水產養殖技術等。其實他並不知道,唐天宇之所以對這些知識略有了解,是因為擁有有十幾年的超前眼光使然。唐天宇偶然間透露了一些信息,甚至是周洪明尚未想到解決辦法一直在努力攻克的難題。

與唐天宇交流了近三個小時之後,周洪明作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將在陵川建立農業實驗基地。

唐天宇很興奮,一旦陵川能夠率先掌握到這些農業技術,那將會讓一批農民也富裕起來,最為關鍵的是,縣域經濟產業鏈不會畸形成長,做到均衡進步,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