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爾什山脈會戰”一戰出名的east home結社正如同南美大多數的魔術師結社所預料的那樣,開始了勢力的擴張。隻不過方法有些出人意料。
以在“巴克爾什山脈”損失慘重而幾近沒落的三家結社“山吹雪”“托留尼希”“佩吉卡之爪”作為開始,east home在實際被委托了運營的副社長蕾碧塔·邦·羅嚴達爾的主持下開始了名為“加盟經營”的戰略。
這實際上是一種柔和的吞並形式,east home作為吞並方並不要被吞並方舍棄名字、在魔術師協會的注冊、甚至於理念,而是以魔法契約進行束縛將對方納入east home的經營體係中。並且還通過議會的形式賦予了被吞並方一定程度上參與決策的權力。
這就如同是建立了一個以east home為盟主的聯盟一般。而且成效顯著。實行一個多月以來,除了最初的三家外已經有至少四所小規模結社主動提出了加盟的要求。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現象,因為一般來說又有誰會樂意並且主動地去給他人當附庸呢?
當然會這麼想的都是中等規模以上,有著相當人才和固定工作量的結社。而在小規模結社看來,east home所創立的這個聯盟就相當有魅力了。
因為凡是小規模結社都會遇到幾個硬傷問題。
第一,運營資金不足。第二,因為待遇不好以至於人才不足。第三,因為人才不足自然在工作量、工作的種類上都會受到極為嚴格的限製,就此又會加重第一個問題。最終,這三點構成死循環,導致不得不關門大吉。創社人的結社夢想付之東流。
但如果加入了east home的話就不同了。資金、人才、工作,全都會由作為總社的east home來統籌安排,而且加盟結社具有著包括自由運營權在內相當的獨立性。
隻要能夠接受由east home主導製定的規章製度,以及行事不違反east home的理念“仁義”,這兩點就萬事大吉了。
當然,蕾碧塔這麼做自然不是因為east home是以小規模結社起家的,所以就大發慈悲地想要拯救頻臨解散的某些小規模結社。而是因為這之中確實有利可圖,事實上短短一個月這個聯盟就已經讓east home的綜合實力翻了一倍不僅是正式躋身於大規模公會的行列,而且還一舉穩固了地位。
等到對於加盟公會的利益完全顯現之後,相信至少在小規模結社之中會掀起一股趨之若鶩的潮流吧。中等規模的結社乃至某些正在沒落的大規模結社也會逐漸放下身段加入進來。如此一來east home也將快速成長為一線公會。然後,就會被南美甚至於其它洲的大家夥們看成眼中釘,一齊抵製了吧。
而且不管不顧地一味膨脹這種做法,根本就是在把east home打造成一個暴發戶。這樣可是一點都不好!要知道,沒有任何奠基與原則僅僅隻是一味追求更大的結社是不可能真正在魔法界站住腳的。
並沒有被一時的喜悅衝昏頭腦的蕾碧塔對此心知肚明,因此從現在開始就早早地設立了審議製度以限製擴張的規模。
而她今天要親自麵談的則是一個最新注冊似乎連一周都不到的新興結社,“聽風化雨軒”。
******
在辦公室之中,east home的副社長蕾碧塔·邦·羅嚴達爾與今日的訪客會麵了,那是一位身穿西服正裝的美麗亞洲人女性。
“午安,副社長,蕾碧塔·邦·羅嚴達爾小姐,鄙人正是‘聽風化雨軒’的代表,朱暹羅,很高興見到您。”
“我也是很高興見到朱小姐。”蕾碧塔自然是迎了上來,然後一邊向對方做出著“請坐”的手勢一邊有些疑惑地問道:“不過,朱小姐隻是代表,而不是社長嗎?”
“是的。”微笑著作答的同時,朱暹羅也和蕾碧塔同時在待客席位上坐了下來,“其實,本社是沒有社長隻有代表的。不過,因為實際負責運營的就是代表。所以,羅嚴達爾小姐您,不妨就將我看作是社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