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子光聽到這裏,不禁問:“要比的,是滿漢全席裏麵的菜式?可是我對這些菜式也不是全部懂得做啊,如果做不出來,那不是死定了?”
周雅對他說:“放心吧,賽委會讓工作人員給每個參賽者發一張紙條,上麵就有正常的做法,而你們要做的,是要對這些做法進行少許的改良,看誰能夠做得出更好的味道,然後取得評委的肯定,那就算是贏!”
陸子光終於明白過來,他握了握拳頭,心想這正是他擅長的,以前跟龍望陽學師的時候,他就經常自我創新,在口味上進行大膽嚐試,並且他對味道的觸覺也比一般人好,可以判斷出如何改良,才最符合味道的調整方向。
他這刻又突然問:“那接下來,我要跟對方比的,是哪一道菜?名字叫什麼?”
周雅對他說:“這個菜,名字叫鼎湖上素!”
“鼎湖上素?”陸子光雖然覺得這個菜名似有熟悉感,但其實從來沒聽說過,並且從那名字聽來,根本不知道是用什麼材料做出來的,不過既然這個菜能入選滿漢全席,成為宮延菜式,那必定有它的上乘之處。
周雅繼續說:“是的,鼎湖上素。這個菜是一道粵菜,相傳是粵背鼎湖山慶雲寺一個老和尚所創,以銀耳為製作主料,烹飪技巧以蒸菜為主,口味屬於清香味。鼎湖上素的特色是食時鮮嫩滑爽,清香四溢,乃素菜上品。”
陸子光這才知道,這個菜名前麵的兩個字,原來是地名,而上素,就是高級素菜的意思,他不禁有點輕鬆,畢竟此前他跟龍望陽學師,也做過羅漢齋,心想這個鼎湖上素估計同樣是寺廟齋菜,或計跟羅漢齋有相似之處。
“放心吧,周總,我以前做過十八素菜羅漢齋,估計也就大同少異了,我一定可以做得很好的。”陸子光說。
然而,周雅接下來的說話卻讓他緊張起來。
周雅說:“你可不要少看這道齋菜,在做法上,有它的特別之處,而且現在要比的,是如何把這個齋菜做得更好,你就算做過羅漢齋,也不一定就能做好,因為羅漢齋隻需要炒,而這個鼎湖上素,做法是以油滾煨!”
聽到周雅最後說的那個名詞,陸子光倒有點驚訝,在此前他學過的做法裏,有過煨,可以油滾煨,那是從來沒有聽說過的,更沒有親身做過。
這刻,陸子光知道,再問周雅也很難弄明白,或許進入比賽狀態後,慢慢摸索就可以知道這個菜的個中玄妙。
正當陸子光想著的時候,周雅看了看表,立刻對他說:“時間已經差不多了,子光,不要緊張,要對自己有信心,你就算以前沒做過,相信以你的天份,同樣可以做出來,並且做得要比別人好的,來,咱們進去就位吧!”
很快,他們就進入比賽場麵,這裏已經分別準備好兩張桌子,桌子上都放著同樣的鍋以及各式配菜,而陸子光的對手王汝昌,是一個中年胖子,眯著眼,目無表情地站在那裏,當看到陸子光前來後,伸出手來,要跟陸子光握手並說:“老兄,承讓了!”
陸子光也伸出手來,跟他握手時,感到他的手心在冒汗,不禁安慰他說:“不要這麼緊張,比賽沒什麼大不了。”
王汝昌這刻麵上堆著笑,額頭也冒也汗來,對陸子光說:“你們四海實力雄厚,選出來參賽的,肯定是精英啊,今天我碰上你,算我不走運了,希望你手下留情就是。”
“嗬嗬!”陸子光笑了兩下,覺得這個王汝昌把比賽看得太重要,如同上戰場一樣,不過這樣也好,既然他這麼緊張,那必定是全力以赴,並且這個對手看上去還挺有資曆的,陸子光也希望碰上這樣的對手,從而讓自己真正發揮出來。
在桌子上,除了必須有的鍋以及爐外,還有做這個鼎湖上素所需要的各種材料,一共十多二十個碗,擺了一整桌,分別有雪耳、桂花耳、榆耳、黃耳、香菇、草菇、竹蓀、蓮子、罐頭白菌、銀針、筍花等,每個碗都標有食材的名稱,讓陸子光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而在桌子的邊緣,壓著一張紙,陸子光拿起來,看到這裏麵竟然是關於鼎湖上素的介紹,以及各種材料及整體做法,足足寫滿了整整一張紙,而那些做法之繁雜,讓他有點意外,甚至連香茹該如何切,刀功如何考究,都有提及。
雖然陸子光做過很多種菜式,也懂得各種各樣的製法,可現在要按紙上所說的做法去做,卻讓他覺得舉步維艱。然而,他旁邊的王汝昌,卻在這刻動手忙活起來,並且手法之嫻熟,動作之利落,令他感到吃了一驚。
這麼看來,他的對手此前是做過鼎湖上素的,而他,卻對這個菜完全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