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千凝被送到第七關的劇情中,便聽見街頭巷尾都在談論一樁奇事,“要說這王二麻子一家也真是好福氣,本以為是個家破人亡的戲碼,沒曾想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人還不是自家的,隻是個過路人罷了,有福,實在是有福。”
“何止是有福,明明是野雞變鳳凰,還是金鳳凰。”
“本來以為小翠今後都要以淚洗麵,沒想到未婚夫君成大哥,不用挨揍不說,還成了香餑餑被供起來,著實讓人羨慕。”
“切,萊一刀可不是什麼好人,做他的妹妹未必輕鬆。”
“你懂什麼,這要是萊一刀自己收的妹妹,十之八九是要做妾的,可這是洪爺讓護著的人,那身份可就不一樣了。便是萊一刀府上那些個爭風吃醋的,都得擦亮了眼睛,把人伺候好嘍。”
“早知道那二人有這本事,我就不將他們帶去王二麻子家了,而是帶回自家,說不準我就成了萊爺的弟弟,以後榮華富貴享用不盡。哎,可惜了。”
所有人說起無一不豔羨,畢竟有得靠,誰還想累死累活的拚搏,尤其是拚到死也未必能過上好日子。
古千凝聽了半天,猜想寫是自己人,忙找了個人問道:“不知王二麻子家,怎麼走?”
“怎麼又是去王二麻子家?他家的事早就解決了,你去了也沒用。”
“行了行了,別酸了。說不定人家是去王二麻子家飯館吃飯的呢,我可聽說那醬餅香得不得了,也就是靠著那醬餅,王二麻子一家才有了這福氣。”
“那醬餅確實不錯,而且賣價也便宜。”
“你什麼時候吃的?做餅的姑娘不是進了洪府嗎?你又是去哪裏吃到的?昨兒個你買了?”
“昨兒個萊一刀坐鎮,誰敢去買。我是今早去的,說是那姑娘走前給的秘方,我買了一塊嚐嚐鮮,味道可好了。想來那位姑娘做的一定更好。”那人說著還回味咽了咽口水。
“真的那麼好?比魚娘燒的還要好?”
魚娘去洪府後廚前,曾在這兒最好的酒館裏掌勺,她的廚藝是鎮上最好的,沒有人比她燒的要好。
是以在發問的人眼裏,也隻能拿魚娘當個標準。
吃過醬餅的那人嫌棄的說道:“就魚娘那手藝,根本沒得比。”
言外之意,那絕對是碾壓魚娘的。
沒吃過的人一下子被他勾起了興趣,一群人浩浩蕩蕩的竟是朝王二麻子家吃飯。
古千凝倒是沒有跟去,方才那些人已經說了幫忙的姑娘去了洪府,她隻要打聽洪府就好。
她身上沒什麼小錢,直接從錢袋裏拿了一兩找人打探洪府的事情。
被問的人瞧著眼睛都開始發光,他平時十天半個月都掙不來一兩,這會兒隻是問個洪府的事就賺到了,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把所有事情說得那叫一個精細,恨不能把那洪榮的祖宗十八代都給羅列個遍。
古千凝聽了半天總結出一句,這洪榮雖然有錢有勢,但為人豪爽,是個惜才之人。
這樣的人斷然是不會為難她的徒弟。
忽然,她發現一道探究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她猛的回頭,竟是個笑容甜美的少年。
明明不熟卻故作友善,一瞧就不是好人。
古千凝懶得理他,隨便找了個茶樓走了進去,點了一壺茶又要了一盤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