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五、血濺琵琶巷(1 / 3)

難得的好天氣,風和日麗,雖說是冬季,但是天氣去出奇的溫暖。

林暮曉換了一身西裝,仔仔細細的把槍支檢查了一遍,頂上子彈裝進口袋裏。今天是他決定刺殺聶海平的最後期限。按著軍統那邊傳來的消息,周治平告訴他,如果再不行動,軍統將派其他人來專門執行鋤奸計劃。

葉雨菲擔心林暮曉,一再要求要參與行動,林暮曉拗不過她隻得答應她作為外圍接應自己。

林暮曉準備停當後,在街上買了一份梅花糕和海棠糕拿在手裏,直奔聶海平的家而來。

位於秦淮河邊的琵琶巷,是一條老巷子,在明代時期因為藝伎聚集於此,彈奏琵琶笙歌而得名。聶海平來到南京後,萬裏浪就在這裏給他找了一處宅子住下。當時聶海平因為萬裏浪把他的住處安排與此,心中甚為不滿。他知道這是萬裏浪有意而為之,是在羞辱他,覺得像他這種叛逃過來的人和過去的藝伎沒什麼差別,所以便將他安排與此居住。當然,這隻是聶海平的個人猜測和主觀臆斷。其實,完全不然,琵琶巷後經過改造,道路拓寬、延伸後,前後通透,道路縱橫,非常便與隱蔽和逃逸。萬裏浪之所以選擇在這裏,主要還是為了聶海平的安全考慮。他知道,像聶海平這樣技術型人才叛逃過來,國民黨軍統方麵絕不會不聞不問,一定會發出鋤奸令,必要致其餘死地而後快。可惜啊,萬裏浪的良苦用心,直到聶海平變成鬼,也未能得其深意。

今天是星期天,聶海平起的稍晚一點,他的夫人易音影早早起來帶著他們的女兒聶蓉買回了早點。當聶海平起床時,早點已經擺在桌上了。

看著乖巧可愛的女兒聶蓉,聶海平心裏還是能感受到一點溫馨和滿足的。十二歲的女兒聶蓉不僅懂事,長得又特別俊俏。尤其是那雙水汪汪的大眼睛,雪白的肌膚,當初在重慶時就有人誇過他的女兒,從小就看出來是一個絕色美人。這也是聶海平最為得意和自豪的事情。

女兒聶蓉將熱乎乎的毛巾遞過來看著聶海平說:“爸爸,洗臉吧,洗完了臉就可以吃早點了,我和媽媽都準備好了。”

聶海平笑著拉女兒入懷,在她粉嘟嘟的臉蛋上親了一下說:“真乖,真是好孩子!”

聶蓉歪著腦袋看著他道:“爸爸,一會你帶我出去玩吧?我想去夫子廟。”

聶海平點點頭:“好啊,吃完了早點,咱們一起去!”

聶蓉高興地拍著巴掌道:“哦,出去玩了,去夫子廟了!”

看著女兒興高采烈地樣子,聶海平心中那是種揮之不去的擔心和恐懼在這一刻減少了些許。

夫人易音影端過一杯水給他說:“喝了水就吃飯吧!今天你不用去科裏了吧?”

聶海平點點頭:“今天不去了,休息一天。”

“自從來到南京幾乎就沒有休息過,整天都是那麼忙,我也不知道怎麼你就那麼多事情呢?”易音影的話中多少帶著一種埋怨。

“你看看,又開始了,不忙,不忙我怎麼養活你們母女?孩子不要上學嗎?不吃不喝嗎?難道我們一輩子都要住在這個琵琶巷裏嗎?”聶海平皺起眉頭說。

易音影歎口氣說:“當初我就不同意你來南京,就你,偏偏不聽,結果呢,跑到這裏寄人籬下,住在這風月之地,遭人白眼不說,還要提心吊膽的過日子,唯恐哪天戴笠的殺手突然出現,那,那我們娘倆可怎麼活呀?”

“你能不能別一大早上就說這種喪氣話?萬科長在這周圍布置不少了眼線,時刻都在保護著我們一家。軍統的人也不是傻子,他們知道我既然敢來南京,就一定不擔心他們的鋤奸行動。哪那麼容易就被他們給。。。。。。。。再說了,我又不是個文弱書生,在青浦培訓時我的成績還是不錯的。你呀,不要整天叨叨叨的沒完沒了的,有些事情不是像你想象的那樣,隻要我在南京站穩了腳跟,不出一年,我一定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