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履曆(1 / 2)

臣要用這些人頭,跟萬歲換幾個賞銀花花!

滿朝文武皆麵露驚異,馮魁的神態言語都無賴得厲害,手裏拎著一個呲牙咧嘴,雙目凸起,五官猙獰,臉上滿是血汙的人頭,立於金殿正中,大有不給銀子,就不將人頭搬走的意思。

“一顆人頭一千兩銀子,這可都是為臣和兄弟們拿命拚來的,價錢公平合理!”馮魁搖頭晃腦的,公然在百官麵前算起賬來。

萬顆人頭,千兩一顆,一共就是一千萬兩銀子。且不說馮魁獅子大開口,拿這些人頭上金殿來訛錢,有多讓人憤恨、厭惡。就隻拿他用戰場拚殺,斬殺敵寇來做買賣,像商人似的用敵軍人頭算計起賞錢來,就足以讓人不齒。

不是說不該給撫恤,隻是身為東離的男人,國家的子民,麵對外敵來犯,心中頭一個念頭,大都是保家衛國,固守韁土。東離重文輕武,雖有軍戶,但人數並不太多,和平時期駐守邊陲還夠用,可一旦打起仗來,還是要臨時征兵,或從別的地方調派才行。

玉龍關上的將士們,有許多都是才扔了鋤頭就上了戰場的,他們滿腔熱血,隻想將北莽韃子趕出東離的國土,讓留在後方的父母妻子,能夠安然渡日,不必擔心成為他國的俘虜,像牲畜一樣任人宰割。

馮魁用這些敵軍的人頭換銀子,簡直就是糟蹋了那些真正肯為國效力的將士們的一顆顆赤子之心。

這銀子,當真是不該給他。

百官皆為馮魁的霸道無恥而駭然失色,劉同更是氣得胡子都撅起來了。馮魁神色自若,洋洋得意,手裏的人頭甩來甩去,隻恨不得在所有官員麵前,都顯擺一遍。

百官們都皺了眉頭,稟性剛直的大臣甚至已經在醞釀著如何向宏佑死諫,也決不能讓馮魁這個小人如願。

宏佑帝早嚇得麵無人色,他在坐在龍椅上,渾身上下抖得像篩糠似的。眾人滿心以為,皇帝定會將馮魁嗬斥一番,絕不會答應他這般無禮的要求。誰料馮魁的話音剛落,宏佑帝便想也不想,滿口答應下來,“準奏!準奏!你跟劉丞相要銀子去就是了。”

宏佑帝說著話已然站起身來,他拿袍袖死死捂在臉上,不敢往馮魁處多看一眼,哆嗦著扶著洛四喜的手,像鬼攆似的,說了聲:“退朝!”轉身下了高台,一溜煙似的逃回了後宮。

宏佑帝都要嚇死了,他一心想離那些惡心東西遠些,哪裏還理會什麼國庫開支。至於馮魁要的這筆銀子該從何處而出,又以什麼名頭而出,他受人挾製,被馮魁拿幾個人頭嚇破了膽子,就這般任人牽著鼻子走了,傳揚出去,君威何在等等這些事情,宏佑帝竟是一樣都沒考慮過。

皇帝跑了,留下個爛攤子讓劉同收拾。劉同的臉色鐵青,無奈宏佑帝的旨意都下了,要想反駁,也得等回去後,重新擬了折子上奏,彈劾打壓才成。起碼在這金殿之上,是絕不能當麵忤逆皇帝的意思,跟宏佑帝對著幹,並開口說什麼阻攔的話的。

宏佑帝極難伺候,剛愎自用,且自視甚高。他說的話就是聖旨,因此也從不許人反駁。在宏佑帝手下,想當個清正廉明,為民請命的好官,就不能太過直言敢諫了,想點別的法子,繞著彎子的把皇帝繞進去,才是劉同當了二十餘年的丞相,還深受宏佑帝信賴的法寶。

心裏氣得抓心撓肝,劉同卻很快緩和了臉色,他笑吟吟的同馮魁說話,後槽牙咬得死緊,臉皮上的褶子卻舒展開來,劉同一笑,臉上就透著那麼一股老謀深算的意思。

劉同拱了拱手,神情真摯無比,他向馮魁言道:“恭喜將軍,日後前途無可限量。老朽有生之年,還能見到北莽寫降書納貢的一天,全賴馮將軍在邊關浴血殺敵,為國奮戰!”

幾句恭維話出口,馮魁那顆受捧慣了的心立馬樂開了花,他過去很少進京,身為武將,也沒與劉同打過多少交道,自然也不知道咱們這位劉丞相,可是連舒尚書那樣的老狐狸都鬥不過的老滑頭,馮魁要想在他跟前耍什麼心眼,那真是螞蟻撼樹,自討苦吃。

把手裏的人頭扔進箱子,在箱蓋上蹭了蹭手上的血跡,馮魁見劉同還算識時務,囂張的態度便也收斂了一點,咧著嘴聽劉同誇他,樂得本來就開的挺大的嘴叉子又往兩邊咧了咧。

馮魁張口跟劉同要銀子,一千萬兩銀子都要現銀,還要在三日之內備齊,送到他府上。劉同笑嗬嗬的,點頭應道:“好說!好說!萬歲都應下了,這銀子自然是少不了你的。”

馮魁越加得意,眼前閃過一片白花花的銀錠,心裏邊開了鍋似的,燙得他都恨不得躥跳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