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果兒拖著箱子走了幾步,想起了王一強給她的另一張江城商場梁誌勝的名片,張果兒就有些好奇,王一強似乎算準了她離開機關要走的路一樣,張果兒這麼想的時候,就有些為自己悲哀,她盡管離開了機關,離開了一種組織性依賴的日子,可她卻仍然離不開王一強的幫助,離不開王一強為她指定的路。盡管張果兒沒有任何人的帶領和指導,完全有一種掉進海裏的感覺,而茫茫的大海沒有邊際,她便有了許多的困頓,自己這樣拖著樣衣去見梁經理,他會見她嗎?難道她真的又要繼續打王一強這塊招牌嗎?真的就要在王一強為她設定的路上一直走下去嗎?
張果兒一邊走,一邊想,一邊困惑,一邊不甘心。在她沒有理清自己的頭緒時,江城商場已經到了,這是江城最大的商場,也是江城的形象和品牌標誌。張果兒不至一次在這裏購物消費過,可張果兒沒有哪次會想到有一天她會在這樣的商場裏推銷著樣衣。張果兒有些戰戰兢兢地走進了商場,跟平時來逛街的心情截然不同,她再也看不進滿眼的花花綠綠,在商場的進門處,她第一次留意到牆麵上掛了很多銅匾,什麼無假冒偽劣商場,全國銷售排名前十位商場等等,她一一瀏覽一遍記在心裏。在樓層即通過服裝櫃台的賣貨員打聽到服裝商場的經理是個風度翩翩的男士,而這個商場因為是本市最大的商場所以成為商家必爭之地,這個消息讓張果兒緊張起來,這樣的大市場會進她的樣衣嗎?張果兒一無所知。
張果兒七拐八問才找到經理室,在經理室門外等著好幾個人,張果兒看著這些陌生卻說不定哪天會成為朋友或者競爭對手的人,心裏莫明奇妙地升起一種強烈地想認識的願望,張果兒的眼光從離經理室最近的那個人看起,那是一個四十歲左右的男人,西裝革領,特別是哪條鮮花的領帶格外地打眼,在張果兒眼裏,那條領帶如一團跳動的火,把男人映襯得光芒四射,男人的長相倒是一般般,隻是在如此正裝包裹之中,男人身上散發的商人氣息同張果兒剛剛看到的鄧彬有許多相似之處,這讓張果兒在好奇的同時,對這種緣於她不熟悉卻又讓她不得不走近的氣味而著迷,這個男人名字叫武作家,僅就男人的名字就讓張果兒納悶半天,作家對張果兒來說不陌生,因為張果兒在上大學的時候喜歡文學,甚至還湧現出那麼一絲當作家念頭的想法,隻是迫於生計,大學一畢業的張果兒就報名參加了江城公開招聘公務員的考試。當張果兒麵對一個名字就叫作家,而且居然還同武姓勾搭在一起的名字時,著實納悶了,顯然武作家的父母在取這樣的名字時懷著無限美好的願望,那就是希望武作家這個名字成就武作家這個人,文武雙全。可惜張果兒同武作家熟知以後,才知道武作家根本就不讀文學作品,甚至連魯迅這樣赫赫有名的大作家也記不全他寫的一句話,魯迅有句名言:路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有路,而這話到了武作家哪裏就成了“地上雖然有千千萬萬條路,讓別人無路可走,才能夠找到自己要走的路。”當然這些都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