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果兒總是把自己的感覺寄托在比自己大許多的男人身上,在學校的時候,她拒絕同學之間的感情,她認為他們懂的,她也懂,他們甚至不懂的,她也懂,同學在她的眼裏都是蒼白和幼稚的,這種的感覺從大一到大四,直到遇上王一強,張果兒才發現自己原來一直在等待著這種成熟男人的出現,盡管她知道這種出現往往帶著悲劇色彩,愛情是傷人的,特別是愛上這種事業有成的精英男人,他們身上的光彩吸引張果兒的同時也一樣吸引著其他的女人,這種吸引在適合的土壤裏就會生根發芽,這也是有著事業光輝的男人總是被女人追逐的原因吧。
張果兒放下電話後,隨意收拾了一下自己,雖然武作家比不了王一強,而且張果兒敢肯定,她和武作家之間會成為很好的朋友,可她和他之間不會有男女之情,這種肯定對張果兒來說沒有道理,一如她對武作家的信任沒有理由一樣,人和人之間有時候的緣份就是這樣毫無道理。
武作家是來張果兒所在的酒店樓下接到張果兒的。他把張果兒帶到了陽市平最熱鬧的江堤,江堤被各種各樣的聲音占據著,唱戲的,唱卡拉OK的,打槍的,夜市燒烤的,把整個江堤塞得滿滿的,張果兒其實不喜歡這樣的雜亂環境,她和奶奶住的地方算是貧民小區吧,每天她看到的就是這種雜亂無章,有時候她寫作文的時候,路邊的吆喝聲,樓下小作坊加工時的鑄造聲總讓她恨不得有殺人的衝動,這種衝動從高中到大學一直都沒有,她總想等她大學畢業賺到錢後,她的第一件事就是搬離這個破地方,直到她考進政府部門上班後,她才發現她想象中的居住環境與她的工資之間的距離有多大,她就是不吃不喝,她也買不起她向往的湖邊小區。
武作家變魔術般弄了一大堆陽平市的特色小吃,都堆在張果兒的麵前,武作家說:“果兒,吃吧,這可是我最喜歡吃的小吃。”
張果兒一樣一樣地嚐著,盡管她不喜歡這個環境,可這些特色小吃還真的很好吃,武作家又開始喝啤酒了,他要張果兒也喝,他說在這樣的地方吃小吃,就得有啤酒喝,再說了,銷售的基本功可是要喝酒的,特別在東北一帶,他的銷銷售業績可都是拿酒拚出來的。
張果兒又好奇地盯著武作家,武作家給她講銷售的要領,銷售的直接對象是與人打交道,這個世界上最難的事就是與人打交道,因為你不知道這個人哪一刻心情好,哪一時心情不好,也不知道這個人的喜好與厭惡,你需要從不認識到認識到成為朋友,這個過程說容易也許就一句話,說不容易也許就需要花一生的時間,就拿王經理拒絕張果兒這件事來說吧,為什麼他不讓張果兒在喝酒的時候談這事?功夫在題外的大意就是張果兒必須在喝酒的時候觀察王經理的喜好,留意他的興趣,否則很可能張果兒再走近王經理的時候,或許一句話,或許某個動作而被他再次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