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果兒傻了,如果第一次吃飯被歐陽玉秀弄傻了,那麼這次就是被鄧彬弄傻了,她覺得即使是好處,也不能強迫別人接受啊。鄧彬看到張果兒拉長了的臉笑著說:“你有沒有想過:這些擦背按摩的師父眼巴巴的盼著你來,就指望給你服務掙點錢,你卻什麼都不做,他們都有一家老小需要養啊。你讓他們服務等於是在幫他們。給錢,誰的能量都是有限製的,而盡量給予或創造工作機會才是真正的幫忙。這些理論是任何教科書上都沒有的,我不知是不是可以算作理論。但這個芬芳的玫瑰夜晚昭示出的良善永駐我心:與人玫瑰,手有餘香。這也是我希望把我的公司你們大陸做得更大,幫助更多人就業的原因。”
張果兒沒有想到鄧彬以這樣的思維看待自己的享受,雖說理有些歪,可一想也真是他說的那麼一回事,隻有更多的就業機會才能讓更多的人活得更好一些,更幸福一些,這麼一事,她也就安理得地接受了全套服務。
第二天八點準時到公司上班,鄧彬已經等在大班台後麵,遞過來的打印好的合同第一條是聘任張果兒為主管全國市場的銷售經理。第二條白紙黑字:年薪為銷售額的1%提成,如果不夠10萬,補足10萬保底。盡管法律專業培養了張果兒冷靜的專業素質,但她還是不知所措。巨大的喜悅充塞她的神經,甚至連起碼的謝謝都沒說,隻是一個勁的點頭,示意自己明白,自己會努力,會回報知遇之恩。
簽了合同張果兒暗暗為自己慶幸,幸虧她沒有主動提出她的待遇和薪資要求。一方麵她自己提,根本提不出這麼高的條件。另一方麵她悟出了:昨天老板是有意不提薪資,其實就是想考驗她是不是一個除了待遇不關心其他的人,甚至說重點,是不是一個斤斤計較的人?是不是可以不計較報酬工作的人?這個是人的本質的考驗,不是有能力就一定有好品質。但沒有好品質一定不會發揮出好的能力,這個也是張果兒在以後工作多年一直用的道理。同時,這個說明張果兒的判斷是正確的,如果你是人才,公司就一定會出人才的價碼,老板甚至比你自己更清楚你的能力和價值。因而明智的標價秘笈是不出價,讓老板給價,通過這個價,可以了解你在老板心中的位置和你可能獲得的發展。出價合理,拚命去幹。出價偏低,首先判斷是不是公司出現了暫時的困難,可以共度難關,把眼光放遠一點。如果不是公司有困難,那就是你應該結束這份工作的預警了。
張果兒走馬上任,被安排在與老板隔壁的辦公室,朝南麵一排大玻璃窗,空間足有50多平米。關起門背著手在房間裏慢慢踱步,一種成就感慢慢的從心底悄悄的滋生出來:原來那個省直單位要熬到這樣一間辦公室起碼是15年起步吧,張果兒的臉上不自覺就有了躊躇滿誌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