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不見得。比如我,我就很不喜歡做腦力活,更喜歡做體力活。體力活雖然累,但是不用想事情,做就是了。對我來說比做腦力活更輕鬆,更無壓力。我相信和我想法一樣的人不少。”
“那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去搶腦力活呢?或許和您想法不一樣的人更多?”
“不!絕對不是。我以為,他們之所以走考大學這一條路,是因為他們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體力活最大的問題不是累,而是不賺錢。就拿我妹工作的單位,非常好喝做例子。非常好喝的待遇比一些白領還高。我聽說有很多本科畢業的學生都願意進來上班。這說明什麼?說明並不是所有人都想坐辦公室,都想幹腦力活。”
“之所以所有人都不想幹體力活,原因隻有一個——所有體力活的工作工資普遍都低。非常好喝一個月從三千起到最厲害的幾十萬不等。”
“您說幾十萬?”李慧貞雖然知道幾十萬這件事,但是為了節目效果,故意裝作不知道。
“對。非常好喝內部有一個福利,員工如果能開發出新口味的飲品,而且飲品的味道能被顧客接受,就會上架這款飲品。這款飲品的所有銷售利潤都會和員工進行分成。每一杯員工都能分到錢。”
“原來是這樣,這樣說來,幾十萬的工資的確不誇張。這麼高的福利待遇,聽得我都想去非常好喝打工了。”
“說回我為什麼會覺得林總很偉大。一個社會不可能所有工作崗位都是腦力活——肯定會有體力活的崗位,而且大部分都是這種崗位。大學生固然不少,但是非大學生更多。比如我妹。這些人也需要養家糊口,也想過上體麵的日子。很多人都在講——讀書改變命運。我覺得這句話不對。因為讀書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它需要考慮到你是不是一個會讀書的人,還要考慮到你有沒有讀書的條件,還要考慮到你周遭的環境適合不適合你讀書……這些因素加起來,會導致很多變量。”
“有的人或許天生就不適合讀書。也有的人他沒有讀書的條件。或許有些人環境就不允許他們讀書。如果隻有讀書可以改變命運,會有很多人不體麵。他們拿著最低的薪水,幹著最累的活……還要被人罵活該。為什麼活該?誰叫你當年不好好讀書的。”
“罵這些話的人,從來不會想到我剛才提到的那些問題,也許有的人就不適合讀書,有的人沒有讀書的條件……用這種話罵這些人是很沒道理的。”
“隻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更沒道理。”
“後來我想明白了。不是隻有讀書才會創造價值。我種田不創造價值嗎?我種田養活了那麼多人,你敢說我的工作沒有價值嗎?但現實是怎樣的?這些養活了我們的人,他們的生活和收入是非常低的。”
“而現在的唯讀書論,會讓人理所當然的認為體力活就是沒價值的,就是活該收入低。”
“可林總的所作所為告訴了我們,體力活也可以創造價值。它雖然不能讓我們一夜暴富,但可以讓我們過的愜意輕鬆。它可以讓我們足以撐起一個家,養活一個家庭。所以我覺得林總很偉大。他給了很多沒有路的人一條路——如果這條路能夠變得更大,就會有更多的人不至於走上毀滅和死亡。他們不至於餓死,不至於被人瞧不起,他們可以很自豪的用自己的力量獲取生活所必須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