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鄭源拜師大寶,胡二認賊作父(1 / 2)

劉大寶和鄭源磨蹭的同時,一輛黃包車在武工隊的護送下,悄悄的把3號首長送到了段店,坐上了皇協軍寇前的軍車順利的到達了河北滄州。

鄭源這個人大才大誌,他敗就敗在沒有把瞎子劉大寶放在眼裏。劉大寶做了兩手準備,一文一武,他和葉子龍唱文戲,如果不成功,孫美琨武工隊就來武的,消滅鄭源。為了長期隱蔽,不到萬不得已,不用武力。劉大寶贏就贏在他太重視鄭源了,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同時也做好了“破釜沉舟”的準備。

有句老話說“這會知道婆婆是娘了!”鄭源在魏府如魚得水,那是有魏大可在上麵撐著,離開了這杆大旗,豈不知自己什麼都不是啊?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鄭源檢討自己,其三省自己一省也沒有做到,這才是自己失敗的原因。

鄭源來到“太乙命館”非要見劉大寶。這使劉大寶非常意外,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既然開飯店,就不怕大肚漢,劉大寶說:“見!”

鄭源見麵就說:“劉先生,我是來拜師的!”

這句話又是一個意外,“拜師?你?我?”

鄭源一字一句的說:“正是,我鄭源,拜你,劉大寶為師!”

“鄭先生說笑了,我一個算命瞎子,豈敢為師?”

“我屢屢敗在先生手下,對先生的謀略、膽識十分敬佩!鄭某自愧不如。何為師?能者即為師也。”

“我們並未對弈,鄭先生何出此言?更無勝敗一說。”

“劉先生,你我生逢亂世,混口飯吃,活的都不容易,與其針鋒相對,不如和平共處。劉先生以為如何?”鄭源試探性的問道。

“我劉大寶一盲人,苟且偷生,實不敢言與鄭先生和平共處,請鄭先生切記,你我不是一種人,走的不是一條路,永遠也不可能和平共處!”劉大寶一語雙關的說。

“看來劉先生是不願意收我這個學生了?”

“我們開門就是做生意,鄭先生能光顧鄙館,實乃鄙館之榮幸,歡迎鄭先生隨時光臨。切莫再提什麼老師、學生之說。”劉大寶答非所問。

劉大寶端起茶杯說道:“鄭先生請用茶!”

鄭源明白,這是送客的意思。不得不站起身來說:“劉先生請多多保重,鄭源告辭!”

鄭源非常佩服自己能來向劉大寶認輸,收獲雖然不大,但總是對劉大寶有了初步的了解。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此後,鄭源隔三差五的找劉大寶占卜算命,偶爾請教一些命理常識,劉大寶總是小心翼翼的應對。搞的劉大寶心裏毛毛的,心裏想,這家夥到底要幹什麼?劉大寶心裏沒底了。

鄭源可沒閑著,他安派汪士明把劉大寶的查了個底朝天。他像一隻獵豹在一步一步的接近獵物,等待著那致命一擊。

春天晝長夜短,天還沒黑,城門就關了。汪士明在南門執勤,每天快關城門的時候,總有一個年輕的賣唱瞎子進城,時間一長,瞎子就和守城的士兵熟悉了。即使關了城門,士兵也和給他打開,年輕的瞎子就拉一曲二胡曲給士兵們聽,曲子結束時,瞎子還能用二胡拉出“謝謝”二字,以示感謝。瞎子姓胡,排行老二,士兵們都叫他瞎子胡二。

今天,城門關了老一會了,士兵們都在等著聽他的二胡曲,好像一天不聽,吃飯、睡覺都不舒服。汪士明也在等著瞎子胡二,他不是為了聽瞎子拉曲,而是有更重要的任務。

城門外傳來了二胡的聲音,瞎子來了,士兵趕忙去開門。瞎子二胡一曲委婉淒涼的琴聲像是在訴說在人間的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