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回到村子,黃翠欣已經給他找來了換洗衣裳,燒好了熱水。張光華舒舒服服洗了個澡,低沉的心情總算好了點,其實現在正值盛夏,用冷水衝個涼也無妨,不過他還是選擇了讓氤氳的熱氣圍繞自己,仿佛隻有這樣他才能感覺到周圍的這一切都隻是一個夢境。
洗完澡,和黃翠欣的交談中他知道現在是至正十四年,他也告訴了黃翠欣自己的姓名籍貫,但當黃翠欣問起他的經曆時他卻撒了慌,隻說自己剛從海外歸來,白天去清水岩拜讀了清水祖師的手跡,晚上回家時卻迷了路在黑夜中摔倒。
孤男寡女不易久處,了解了張光華的基本情況後黃翠欣就安排了他去歇息。
躺在床上,張光華的思緒久久不能平靜。他曾經寫過元末題材的小說,知道至正十四年是1354年,正處於元末明初的動亂時期。因為元朝的殘暴統治與小冰河時期的自然災害,中原各地農民交替起事,整個華中華南都陷入了起義的熱潮。現在北方的紅巾軍應該已經成為農民軍的標杆,連續攻占了陝西、河南和河北大部地區。而等明年郭子興戰死後,朱元璋就會成為郭部紅巾軍的統帥,如果不出意外,朱元璋將會在14年後統一中華,建立大明朝。
雖然這個時候長江黃河一帶的紅巾軍起義正如火如荼,但福建應該還算太平,雖然記不清具體的時間,但張光華知道福建廣州一帶直到最後才被朱元璋收複,至少最近十多年會一直在元軍的掌控下。
如果這一切是真的……可是真的有這麼離譜的事嗎?想想之前黃翠欣說話的樣子,又不像是在騙他。張光華心中的疑惑揮散不去,他決定先好好睡一覺,然後盡快了解事情的真相。
準備下床熄燈,張光華看到了放在一旁的背包,不禁有點傷感。解開密碼鎖,他將裏麵的東西倒出來,一台筆記本、一台相機、一把瑞士軍刀,一個指南針,一個小藥包,摸了摸換下來的衣兜,一個錢包、一個打火機、一包黃鶴樓、一串掛著指甲鉗的鑰匙扣,還有剛剛到山上撿回來的手機。幸好這個背包是太陽能背包,拆開了還可以給筆記本和手機充電,這是不幸中的萬幸了。他將這些東西重新收好,掛上鎖,放進了床邊的木櫃裏,想了想,他又將那串鑰匙扣拿出來,貼身收好。
半夜,一行人靜悄悄的回到村子,消失在不同的農宅裏。一個赤裸著上身的魁梧大漢來到黃翠欣窗外,敲了敲窗戶,待門開後一閃身就進了屋去。
“娘子,讓你擔心了。”原來這正是黃翠欣的男人,李大。
自從半個月前他和呂光甫等一二十個好友決定起事,便秘密籌集資金找了城外幾個鐵匠、木匠熔農具造兵器,這段時間可把他累壞了。因為現在還不到大張旗鼓的時機,一切都秘密進行,防止給元軍走漏了風聲。在連菜刀都嚴加管製,十戶一刀輪流切菜的大元,私造武器絕對是死罪。
終於回到家,他還沒來得及休息就聽說家裏來了一個和尚,李大心裏頓時咯噔了一下。大元將人分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僧人地位崇高,搞不好和官府沾親帶故,莫非他知道了內情特來刺探我等?這可如何是好。
不過李大向來是直爽之人,行事風格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他吩咐夫人絕不能透露自家消息,要讓那和尚盡早離開,有機會了也探探他和朝廷的關係,然後就累得睡去了。
天剛亮,李大就去找村長商量對策。黃翠欣一人在家,洗衣、打掃、喂養牲畜。等到太陽出來,毫不知情的張光華也醒了,他覺得這一覺睡得很爽。
出門吹了吹晨風,他決定去安溪縣城看一看,對於黃翠欣的說法,他昨天就已經信了七八分,但人總有那麼幾分僥幸心理,往往不到黃河不死心。
聽張光華說要去縣城,黃翠欣表情很怪異,但當他請求找個向導時黃翠欣卻欣然答應,不一會就找來了一個名叫牛蛋的半大孩子。走之前黃翠欣突兀的問了句他家在哪裏,什麼時候回去,張光華知道,這是她在下逐客令了,想想也對,自己一個陌生人,別人能學雷鋒救你就已經很不錯了,難道還留你長住不成,幸好自己不是七老八十的,要不然別人扶都不扶你。
出了村子,牛蛋還是蠻活躍的,大概也是好久沒出來玩耍了,但是一到官道上,他就安靜了下來。
太陽已經慢慢升起,炙烤著一直延伸到遠方的黃土路麵,路上沒有行人,但道路兩旁的樹蔭下卻擠滿了衣衫襤褸的難民。那是怎樣一群人啊!蓬頭垢麵,枯瘦如柴,他們任身旁蚊蠅穿梭卻並不驅趕,木然望著遠方,仿佛並未看到張光華他們的到來。牛蛋好像有點怕了,緊緊拽住張光華的衣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