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統領大軍(1 / 2)

;;對發展科技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加入書架”,

;;本書在接下來的章節馬上就要發展現代科技了。

聽到這些,村長心中暗想:“軍中高瞻遠矚之人還真是太少啊!打天下易,守天下難,而要守好天下更是難上加難啊。軍中多草莽,如果大家都隨意而為,擾民傷財,則所作所為與元軍相比又何異,那打下的城池還不是會遲早丟掉。如今亂世,缺少的不是莽夫,而是心係天下之人啊!”

看到眾人的反應,村長心中了然,他慢慢呷了口茶水,耐心的向眾人解釋:“不管大家對軍師的看法如何,但軍師領軍管民的才能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試問軍中可還有如此大才之人?就算我們全福建行省,像軍師這樣心懷乾坤之人也是寥寥可數。”

“大家細想軍師以往的所作所為,可有半點是為了自己享福?他對諸位將士嚴苛,那是為了保持我們軍隊的戰鬥力,保證我們有一個穩定的後方。他獨斷專行那說明他對自己信心十足,他的謀略早已超越了你們。而他招攬各方人才,更是將其祖傳配方和手藝傳與他們,這其中任何一樣拿出來都至少抵得上幾個縣城的財富,而他毫不藏私的目的,都是為了給大軍獲取強大的武力支持。我相信不久大家就都看到成效的。軍師早已心懷大局,我們卻還都在行小人之心。這統領一職,還真非軍師莫屬。”

如果此時正在蹲小黑屋的張光華在場,一定緊抱村長的大腿,高呼:“知我者,村長也!”

看到眾人已心有所動,村長繼續趁熱打鐵的說道:“還有大家的擔心,那完全是多餘的,自古秀才造反三年不成,雖然大家表麵上受軍師節製,但軍權照樣實打實的掌握在李將軍手中,而謀略布局、治理百姓皆是萬分瑣碎之事,交給軍師處理是再好不過。而諸位隻需上陣殺敵,積累軍功,日後等天下太平,謀一個封妻蔭子還能有差?”

……

傍晚時分,勞累至極的呂氏兄弟與其他張光華的部下終於在李將軍親衛軍的幫助下找到了軍師的下落。

原來攻破仙遊城時,逃出的一隊“元軍”在得知軍師會在沒有守衛的情況下逛街時,邊設法擄走了校長。他們把軍師關在了郊外的一處院子裏,準備向他拷問義軍具體的軍事情報,然後好將情報和軍師首級獻給泉州路的千戶邀功。但幸好這些邪惡的人被正義的村民舉報,而此時他們正在被親衛軍圍攻。

等到眾人趕到郊外,剛好看到“元軍”狼狽逃竄的背影,反觀李將軍的親衛軍,則各個毫發無傷,威武異常,充分展現了我義軍的戰鬥力與軍威。大家打開院角的柴房木門,果然看見軍師被蒙著眼睛,結結實實的被捆在了木樁上。

當晚,被解救出的張光華並沒有隨呂一山他們回府邸壓驚休息,而是去了軍營與李將軍、呂將軍還有李村長徹夜長談。當晚除了他們幾人,並沒有其他人知道談話的內容,隻知道那裏的燭光亮了整整一夜。

指揮所,剛剛被解救的張光華正坐在首座細細品茗,而李大和呂光甫正一臉尷尬的坐在左右兩旁。之前村長將張光華請到首座,並告訴他下午眾將士已經奉他為首的消息後,他就坐在一旁一言不發的閉目養神。短暫的尷尬後張光華還是開口打破了這沉默。其實在被俘之後張光華就隱約猜到了原因,甚至還舉一反三想到了自己第一次被綁架的情形。憤怒之餘,他也深刻的反省了自己,自己一直想按自己的現代化夢想推動社會的進步,卻忘了古人與自己理念的不同,自己一直想著如何達到民主共和,但大家的觀念卻都還在停留在君權主義之上。是自己操之過急了。

剛剛確定了自己被俘原因說他不憤怒那是假的,但現在卻並不是糾結這個的時候。

“你們覺得如何才能讓國家昌盛,如何才能讓每一個百姓都生活的富足、生活的幸福?”

李大和呂光甫沒想到張光華不是先責怪他們,而是問到了這樣的問題,他們一臉驚訝的望著張光華。

“當然是君主英明愛國,群臣竭力治國。”村長這時睜開眼睛,替李大兩人答到。

“好,村長說的不錯。那我問你,自秦隋唐宋元以來,哪一朝不是開國時國泰民安,但最後都是君主昏庸無能,群臣貪汙腐敗,百姓民不聊生。這又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