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華一臉黑線,好不容易抽空來和你聊聊天,還沒兩句你又聊到工作上去了。
而村長此時還在繼續:“《國典》和你提出來的《商會法》、《產權法》在九月份就已經開始實施了,但除了開展了幾次國會,卻沒有任何其它的成效。我們整個縣衙的運轉,實際上還是依循著《元典章》的老規矩。”
“那就是說還沒有一家商鋪來注冊商會,也沒有人申請產權咯?”張光華問道。
“就是啊。”村長無奈的回答。
“這倒是個好機會啊,隻要操作的得當,振華商會的影響力又會上一個台階,這樣一來李欣嵐的事情也可以解決了。”想到這裏的張光華心中慢慢有了底。
“沒關係!這件事包在我身上!不過我得向你借一個人。”張光華對著村長大拍胸脯。
帶著李欣嵐,張光華又回到了商會,他在一樓挑了個門麵,找人做了一塊牌匾掛了上去。隻見上書九個大字,“四縣聯合政府專利局”。
“欣嵐,你去準備一套筆墨紙硯過來。”坐在新安置的辦公桌後麵,張光華豪情萬丈,意氣風發的向李欣嵐吩咐到。
“哼!”雖然不情願,李欣嵐還是一甩馬尾,轉身走了出去。
“嘿,還有點脾氣哦。看我以後不把你給治得服服帖帖的。”看著李欣嵐左右搖擺的腰肢,張光華惡狠狠的想到。
等到紙張拿了過來,張光華從懷中掏出《中華炭筆廠》生產的2b炭筆,先畫了一個表格,然後回想了一下現階段能夠實現的產品。
“嗯,先從紐扣、香皂、牙膏牙刷、鵝毛筆、魔方、水銀溫度計這些小物件開始,然後再將一些半成品,火繩、火藥、水泥、鋼鐵、水管、螺釘、齒輪、滑輪、彈簧、轉珠軸承、機械零件這些材料生產也分包出去,機械廠和兵器廠隻進行組裝就行。最後再將抽水馬桶、鏡子、眼鏡、望遠鏡、顯微鏡、鍾表、自行車、縫紉機、四輪馬車這些東西交給別人來做。這次我來個‘一流企業做標準’,就坐著在家收取專利費,讓他們買斷收一次,出貨再收一次。哈哈……”
看著張光華望著空氣,留著口水,一臉癡呆,李欣嵐心中無比嫌棄。“這張大哥平時蠻帥的啊,怎麼今天像傻了一樣,我還是要趕快離他遠點才好。”
張光華做好了規劃以後,就拿著資料,帶著李欣嵐,到研發部找到了沈掌櫃。
“沈掌櫃,兩件事,一件高興事,一件麻煩事,你先聽哪一個?”
沈立的臉瞬間僵硬。
“你不選是吧,那我就從好事先說了。”張光華掏出了一份資料後說道:“你看,這是我新設計的‘印刷機’的圖紙和配方,整個機器由鋼板、鋼針筆、蠟紙、墨輥、油印架、油墨組成。你先組織人手研發出成品,然後再成立一個印刷廠,我保證讓你大賺一筆。”
“那麻煩事是什麼?”從張光華手中拿到了資料,沈立又開始高興了,於是開口問道。這幾個月軍師並沒有給他分配什麼研發任務,他除了每天到工廠象征性的視察一遍,就再也沒有什麼其它事情可做了,可的確閑的發慌。
“還有一件事,就是你組織那些有經驗的工匠,將所有工廠裏麵的產品,包括每一個零件,都編寫成一份‘專利申請書’,交到樓下的專利局。我準備將工廠的零件製造交給全縣的商會一起做。”
“這怎麼行!那我們不是把到口的肥肉又吐出去了嗎?”沈立聽完非常激動,如果商會是他的,他估計就要把張光華給轟出去了。“再說,我們把設計資料都交給縣衙,別人拿去了怎麼辦?”
“不,不,不,不是設計資料。設計資料你留著,我需要的隻是一份描述產品的‘專利申請書’。你就別再磨嘰了,就按我說的去做!”看著沈立就差一把鼻涕一把淚了。張光華果斷的拍板,將資料扔下以後就走人了。
回到專利局,張光華立馬把門一關,拿出筆記本,開始謄抄設計資料。而李欣嵐則負責將張光華用炭筆書寫的資料重新整理,將那些不繁不簡的“白話文”重新翻譯,然後以《貝兒試驗室》的名義聘請商會的工匠設計出樣品。
說起“貝兒實驗室”,還有一個蠻有趣的故事。因為商會已經獨立,張光華新設計的東西再也不能掛到商會的名下了,沒辦法的他隻好決定成立一個實驗室,專門用來出售專利。但這樣一來取什麼名字又難倒他了。
李欣嵐看張光華在哪裏磨磨蹭蹭半天做不了決定,實在看不下去了,就說到:“你看你用了你的大名做了商會的名字,這個名字幹脆就用你的小名得了。”
張光華一聽,心想,對呀,我怎麼沒想到,於是就問李欣嵐:“你小時候爺爺叫你什麼?”
“叫我貝兒,怎麼啦?”
於是《貝兒實驗室》的名字就這麼確定了。
1354年臘月十五,這是一個晴天,當安溪城內的百姓起床後陸陸續續的來到大街上,準備購買一些年貨回家時,發現今天和以往有點不一樣。
隻見道路上很多小孩子來來往往的叫喊著:“賣報賣報!《安溪日報》!專利局開業,購買專利,造槍造炮,從此讓你當上總掌櫃,出任董事長,贏取富家女,走上人生巔峰……”
“4文錢一份,4文錢一份!4文錢你買不了吃虧,你買不了上當。《振華工業印刷廠》榮譽出品,品質保證,童叟無欺。”
安溪縣北石街,道路兩旁商鋪林立,清一色的磚瓦木樓,間或夾著著幾棟新修的兩層小洋樓。而這中間一棟五層新樓分外紮眼,整棟樓都使用的是《日立潔具廠》生產的上好瓷磚,在陽光的照耀下一片亮瞎眼的雪白。
而此時一位有點微胖,穿著一身綢緞的中年男人,正坐在新樓的門前曬著太陽。
“掌櫃,掌櫃,好消息啊,你看。”這時小二氣喘籲籲的跑了過來,將剛剛買來的報紙遞給了掌櫃。
“本報訊:《振華商會》與《貝兒實驗室》聯袂而來,出售祖傳秘方……鏡子、鍾表、自行車……”看到這裏,掌櫃心中一陣悸動,《振華商會》不是張光華一手創建的嗎,再繼續往下看,果然署名是張光華。再往後翻,後麵的就都是一些縣城的軼事趣聞。
放下報紙,掌櫃的心思不禁飛到了半年前。那個夏天,他正在商鋪裏統計盈利情況,那時正值戰亂,自己的首飾店已經有點入不敷出了。而就在這時,一個帥氣的年輕人走了進來,賣給了他一串自己從未見過的珠寶,讓他從蒙古人手裏大賺了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