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華的視線正在遠處搜尋,城牆上一窩正在搬家的螞蟻卻打擾到了他,似乎在宣告著,現在已經是一場暴風雨來臨的前夕。
“也許,這未嚐不是一件好事。”他自言自語。
接下來的兩天,張光華頻繁的用信鴿和康壽通信。作為情報部門,康壽和他的部下也需要訓練,而在深山中的一個小村子裏,就有著他們自己的武器製造作坊。那裏的工匠們用手工製造著火繩槍和定裝彈,但質量卻一點也不比《兵器廠》的差。作為最後僅有的一支機動力量,他們是現在唯一可以翻盤的機會。
就在第三天,一場綿綿的春雨如期而至,所有守城的將士都開始繃緊了自己的神經。
“轟,轟,轟轟!”最先打破這沉寂的,竟然是元軍的幾門大炮。一顆顆碩大的鐵球砸在城牆上,將城上的炭盆都給震翻了。
緊跟著大炮的而來的,是一顆顆從天而降的巨石,元軍的投石機也開始了工作。
“嗚……嗚……”整齊的腳步聲,在巨大的號角聲的伴奏下從遠處傳來。元軍的步兵方陣舉著盾牌向前開來,騎兵部隊也隨後從兩翼衝過來,竟然比步兵還要早一點到達。一輪接一輪的箭雨,從天空落下。
“自由射擊,都他媽的給我把子彈打完!”李大下令。
城牆上頓時噴出一排排焰火,緊接著遠處的騎兵像紙糊一般的的倒了下去,士兵們以最快的速度將手上的彈藥全部打光。但即使這樣,還有很多手腳慢的,到最後隻能悲催的發現,哪怕裝好了彈藥,手上的槍也早已經變成了沒有用處的燒火棍。
等到守軍們丟下火器,拿起了身後的弓弩,一場真真正正屬於古代的較量開始了,敵軍一波波的湧來,又一波波的倒下,但後麵的敵軍卻如飛蝗一般,連綿不絕,毫不退縮。
“李將軍,後方突然出現大隊人馬,軍師有點守不住了,我們需不需要支援。”一個士兵頂著逐漸變大的雨點,向李大彙報。
“不用,軍師自有安排。”
“是。”
敵人似乎也發現守軍快要撐不下去了,越來越多的元軍開始向缺口湧來,他們不斷的衝上城牆,又不斷的被刀劍砍下去。但後方的敵人似乎永遠也殺不完。
“吹號!”張光華一抹臉上的鮮血,果斷下令:“他\媽\的,真以為我們是這麼好欺負的?老\子死之前也要多拉幾個墊背的。”
“滴滴答,滴滴答,滴滴滴滴。”在嘹亮的軍號聲中,城牆下事先搭好的草棚中突然衝出來密密麻麻的人。他們有的是身上綁著繃帶的傷員,有的是十二三歲的小孩子,有的甚至是五六十歲的老奶奶。但無一例外的是他媽手中都抱著一杆槍,一杆帶著遮雨罩的燧發槍。
成千上萬的百姓潮水般湧上城牆,那是多麼壯觀的一幕啊。他們雖然全身都濕透了,但從懷裏掏出的槍卻是幹的。將槍交給城牆上的戰士後,他們就用身子擋著,在懷裏撕掉用蠟紙製成的防水子彈底部,然後迅速的傳給身前的戰士。
普通的子彈的確是沒了,但是庫存的一小批炸藥包卻被翻了出來,然後迅速被製成了燧發槍的防水子彈補充戰場。
沒有人想過要保留彈藥,就像沒有人想過怎麼逃跑一樣,無數的彈雨,以比火繩槍更高的射速向下傾瀉。底下的元軍不管再多,卻仿佛前麵有一麵無形的牆將他們堵住,讓他們不能前進分毫。
也許隻要元軍臨時退回去,再進攻一次,那彈藥被消耗幹淨的守軍就成了砧板上的肉,可以任由他們宰割。
如果沒有意外,那麼結局就應該是這樣了,但萬萬沒想到,就是出現了意外。
元軍之間的騷動,最早是從中間開始的。一隻突然出現的騎兵,斜著插入到了元軍中間,他們人數雖然不多,卻將一心想著向前衝的元軍瞬間切割成兩半。接著元軍的最後方又傳來一陣賽過一陣的呼喊聲,元軍陣營頓時方寸大亂。
“準備好了沒有!有沒有移到軍師標定好的角度?好了,放!”
一拉炮閂,炮彈瞬間消失在越來越大的雨中。
(3044字)
一、為什麼不用炸藥包:炸藥包攻城是利器,但守城卻隻能慎用,要不然炸鬆了城牆,不用守直接就可以投降了
二、榴彈炮,射角較大的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