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朝時節,眾皇子姍姍來遲,除卻臥床不起的靜王爺君臨溪和照顧他徹夜未眠的君臨笙,其他人均到場。
幾位皇子剛到了朝堂門口,就被朝臣們拉住了衣袖,出言安慰。幾位皇子均是露出詫異的神色似乎對昨夜之事聞所未聞,不知所以。
“殿下,請節哀,陛下他……陛下駕崩了。”臣子們在說這話時,語音顫抖,似乎是極不願向幾人透露這樣哀傷的消息。
君臨沂倒是聞言十分激動道,“一派胡言!你們這樣詆毀父皇,可知是殺頭之罪!念你們是朝廷重臣,此事就當我們沒聽過,若是再犯可別怪本王心狠!”
他的話音未落,卻見幾個朝臣麵露苦澀,眼角隱隱有淚痕劃過,不由道,“莫非你們所言,竟是真的?可父皇身體,怎麼會!”
他的這一番搶白,讓身邊的幾個皇子露出吃驚的表情。君颯楓的駕崩,也同樣的被昭然於世。
昨夜朝臣們的爭鋒計較,放在現在卻是安靜的,惆悵的,甚至是悲傷的。像是昨日之事不曾發生,而君颯楓的死確實讓人們由心而發的悲傷。
君颯楓的遺體被安置在龍床之上,隨著年華漸漸鬆弛的麵龐現在看來沒了威嚴,有的隻是蒼老。人們的眼中,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而隻是一個失去生命同樣蒼老的老人。
大皇子君臨沂熱淚盈眶,哭的一塌糊塗。他的口中哀戚的喚著“父皇”二字,似乎帶著無盡的情意,周圍的人們都在心裏讚歎著,大皇子宅心仁厚,卻沒有看見君臨沂唇邊的那抹笑意。
君臨風沉默著,溫柔的眉眼在透露著主人悲傷的情緒,宛若一陣哀愁的秋風,吹遍了這裏的所有角落。女人們見之心生憐惜,而男人們,似乎深受同感。
皇子們偽裝的模樣一次次的俘獲人心,而真正惦念君颯楓的卻是寥寥無幾。今生的孽,看得出此人來時的苦。想必君颯楓就是投胎轉世,也不會得此安生吧。
君颯楓的葬禮決定的有些倉促,他的遺體被裝入棺木之中,封閉的緊緊的。因為沒有留下任何皇儲遺囑,而剛冊立的皇後也被投入大牢。不得已,皇太後被請了出來,主持大局。
皇太後年事已高,被這些人這樣蜂擁而推舉,不免心下慌慌。她不過是個大半身子入土的老人,何德何能代表皇帝主持所有。
兒子的過世並沒有讓她受到多少創傷,隻是有些遺憾。而如今,這些遺憾卻都轉化為無力和負擔。其實她還有些怨念自己的兒子,為何不早些準備好皇儲的詔書,不然她也不會這麼大年齡還要做這種討人厭的事情。
君颯楓過世的消息不脛而走,引起全國的嘩然。因為這一突然的消息,許多地方的盜賊綠林等頻頻而出,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雖然百姓們對誰坐皇位並不感興趣,但隻要是能讓他們生活有所好轉的帝王,他們也不會吝嗇與自己的支持。
皇帝的葬禮在三日後舉行,皇子們對此事的異議非常的大,而他們的原因千奇百怪卻隻為了那一個不冠冕堂皇的理由。等待的時間越久,搶奪皇位越是艱難。每個人都懂得這個道理,如今的情形催促著他們早日下定決定。甚至有人還會埋怨君颯楓,連死了都不讓人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