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首長和劉坤首長坐在辦公室。
“老和,李曉明那小子,真是水火不浸啊!虧我親自出馬勸說了他好幾次,他就是死活都不同意留在複興部,偏偏要回昆省去上什麼學。最搞不懂的是你,居然會讓我同意李曉明那小子回昆省啊!你到底是怎麼想的。”劉坤首長埋怨道。
“老劉,這麼多年過去了,你那直來直去的脾氣還是沒有改。那小子賊精著呢,他怎麼會在你的勸說下留在複興部呢!他這是走著一步高棋啊!以退為進的妙招啊!”和平首長說完心情是欣慰中夾帶著一絲苦澀。
當然,這世界上沒有那個棋手高興自己手中的棋子不按自己的思路出招,但是當這枚棋子已經成長起來,大有期望轉變成為棋手的時候,那就是欣慰高於苦澀了。
“以退為進,我看他是傻啊!”劉坤首長不以為然道。
“老劉,複興三條,可以說多數是陳昌和那小子在搞,現在開始執行了,你就放心一直讓他們掌控著整個複興計劃,陳昌可是那小子的親舅舅。我本來在心中已經有個想法,那就是把他們兩個調出複興部的。可是,還不等我找你商量此事,那小子倒好,先提了出來要回昆省讀書考大學,陳昌也提出來要回軍情部。這樣,我們還能按照先前我的設想辦嗎?那顯然是不行的了。所以,後來你看,陳昌繼續去出任軍情部的部長,而那小子去帶著複興部副部長的虛銜回到了昆省,可是無論虛銜也好,他都還是複興部的副部長,不可預知的因素太多了啊!”和平首長歎氣道。
“可惜了,可惜了,當初還不及將其作為複興計劃的一份子,送到外國去為建立國外之國而努力的。”劉坤首長不停的歎惜道。
“你敢把那小子送外國去,老陳還不和你拚命,且回去讀書上大學也未必是壞事的,古語不是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你知道李剛發表的那幾篇文章其實是那小子寫的,你還會可惜嗎?”
“什麼?什麼……,那幾篇文章是那小子寫的,他當時才有幾歲啊!”劉坤首長不可思議的表情是人都看了出來。
“當然,我有必要騙你嗎?”
“那這樣看的話,倒是不可惜,那小子的從政能力也真讓人無語啊!”
“是啊,我也是很期待的,我們老一輩還能撐多久呢,以後民族的複興可是要靠年輕的一代了,可是,目前還沒有合適的人選啊!如果那小子歲數再大一些的話,到還可以考慮考慮。”
“老和,把那小子放在昆省,是不是有點太遠了,你看是不是把李剛調進京城來,到時看那小子能躲到哪裏去。”劉坤首長笑著道。
“我也正有此意啊!”
“哈,哈,哈……”辦公室裏麵不時發出高興的笑聲。
……………………………………………………………
同一時間。
而遠在昆省正為如何推動機關八條發愁的李剛,還不知道其命運又因為李曉明而發生了巨大的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