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八章(2 / 3)

當別人都出生舍的時候,他一個人借故留下來,展開了父親給他的信。

看到信的內容,李存一臉懊悔。

信上說,皇上居然讓二皇子去皇家書院了,二皇子經義文學,琴棋書畫,無一不表現的優秀,受到無數讚賞,也結交了很多與他同學的學生,都是重要臣子的子弟,而且是皇上親自開口的。

而自己大哥就在皇家書院!!!

皇上的舉動,讓京城一時間暗雲湧動,原本皇子們還小,而皇上正直壯年,大臣們也不敢瞎逼逼喊著立太子神馬的,畢竟是開國皇帝,當初皇上宰人流的血跡說不定還沒有完全清洗幹淨呢。

這種事情誰都不願意當出頭鳥,於是有人想去李棒槌那裏做功課,大家都知道李棒槌是出了名的傻直,結果李棒槌因為這件事早在家裏被嚴肅叮囑了幾百遍了……

李棒槌自己自然是覺得應該讓皇上立大皇子為太子噠,大皇子是皇後所出,又是老大,既嫡又長,名正言順。

大家不管真心假意,都想讓李棒槌先開口去說,好歹試探一下皇上的心意也好。

但是李棒槌是二皇子的姻親~~這就有點微妙了。

他最早被忽悠的要去上奏的時候,被他爹李國公拿著棍子追著揍。

“我就一句話,吳太公活了九十九歲。”李國公身體還健壯,打兒子是很容易的很,輕易就追上了,而且實打實的在他屁股上揍了一棍子。

李棒槌一臉茫然,不知道啥意思。

李國公又給了他一棍子,當然挑的還是肉多的屁股,吼道:“人家之所以活的久,就是因為人家從來不管閑事,你一個工部的侍郎,去操心皇上的家事,你是吃飽撐著了嗎?”

被老爹這麼一罵,李棒槌才想起來:對哦,我是工部的啊,我就管建築什麼的,皇上立誰為太子不歸我管,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這麼一想,李棒槌迅速通透了,別人再找他,他就不理了,實在說的多的,他苦惱的問道:“你若是實在想說,你可以寫歌折子,我讓我爹他幫你轉交給皇上。”

別人一聽李棒槌抬出李國公來,嚇的影子都不見了……李國公才是真的出了名的凶神惡煞,一人頂千軍啊,自己忽悠李棒槌還行,被李國公知道,當街被抓著打也是沒處伸冤的。

而且最近李國公家聖眷更濃了,皇上還老招呼李國公進宮聊天呢~~因為小國師不在了,李國公退休了,又是當年的兄弟,皇上還是比較信任噠~~

之後李棒槌不知道為何工部的事情就忙碌起來了,忙的他都沒時間跟別人閑聊,他不知道正是老爹李國公跟皇上直接說了,我不管你家事,我那蠢兒子總被人忽悠,你讓他多幹點活。

當然像李國公這樣比較拎的清的人很少,大多數人還是像李存父親李尚書這樣的。

他信裏細細描述了如今京城態勢,怎麼看皇上都有重重栽培二皇子的意思,而且根據兒子之前發來的信,大皇子自甘墮落,學什麼騎射廚藝,還跟不入流的寒門還有外族人混在一起,越發沒有出息了。

李尚書這封信的大意,還是讓李存人能還是得留在秦山書院,畢竟事情也不能說死,大皇子本人是最名正言順的,不過也不必太過討好,正常即可,多結交一些有才學的人士,畢竟從秦山書院出來的,基本是科考主力軍,十個八個當中能押中一兩個都是賺。

收到父親的信之後,李存對大皇子愈發不在意了。

若是曾經大皇子是感覺不出來的,宮裏的人說話做事都拐三圈,誰知道誰是真的好?

可是如今他跟小薇蓮哥兒他們相處了,才發現,好不好,是能感受出來的,真正好是可以當兄弟,甚至可以罵你,為你誠心考慮的,而不是一味奉承。

而且朋友之前也是相互付出才能長久,有收獲,也要給予,沒有無緣無故的好壞。

本來大皇子也覺得李存的性子不太好,太圓滑了,但是他一直很討好自己,又因為自己一塊來秦山書院了,大皇子還是有些愧疚的,有什麼東西也不會落了李存那一份,可是如今李存微妙的對自己刻意的疏遠,大皇子感覺到了,反而鬆了一口氣。

跟大皇子不同,大皇子是隱姓埋名過來,院長又刻意封鎖消息,即使有一兩個知道的人,也不會去暴露大皇子的身份,秦山書院的整個院風的風氣總體還是比較好的。

那邊二皇子去皇家書院,所有人都知道,大家都是權貴子弟,消息靈通,皇家書院的氛圍本身就是階級分明的。

而且上課的時候,先生那一臉滿意的讚不絕口的誇獎,就算是瞎子也不會看不出來。

皇家書院硬件教學各種好,但是學生生源卻不一定能比得上秦山書院,畢竟這邊是靠身份入學,秦山書院卻是實打實的靠成績入學。

皇家書院的學生成績參差不齊,有的純粹就是來混文憑的,隻有少部分卻是是比較優秀的。而二皇子可以算得上是優秀學子當中的翹楚了,他身份尊貴,皇上的兒咂,書院再找不出比他更尊貴的了。

不僅如此,他成績優秀,長相英俊,一入學妥妥的穩居皇家書院第一院草寶座。

就這樣了,他還特別還勤奮努力,甚至比一般人更努力,簡直是不要讓別人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