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西疆重鎮聖德城的城門,在清晨陽光的照耀下緩緩打開,魏齊韓燕趙宋六國參加七國會盟隊伍慢慢地從打開的城門走了出來,鎧甲鮮亮,旗幟招展,端地威武壯觀!
魏皇,齊皇,趙子貴,燕羽,韓青,宋書,六國的皇帝皇子,分別坐在六輛華貴的馬車上,由精銳的士兵護衛著走出聖德城,而楚嫣然所乘的馬車,便緊跟在這六國皇帝皇子的馬車之後。
浩浩蕩蕩六國的隊伍,很快就離開了聖德城,進入了山峰聳峙的青川山脈,楚嫣然坐在馬車裏,伸手挑起一角車簾,映入眼簾是蒼蒼茫茫的雄蜂密林,想到此次前往盤龍山,就要見到分離數載的秦天,她心裏卻是說不出的悵然,有歡喜,有憂傷,總之很難說清這是什麼滋味……
幾年不見,不知道他現在模樣有沒有改變?也不知道他生了幾個皇子?
想到這,楚嫣然不由想起自己和秦天的兒子秦雲,若是他知道他已經有了兒子秦雲,他會怎樣?
馬車在山道顛簸,晃晃悠悠,楚嫣然微微歎息一聲,然後便將手上的簾子放了下來。
這支六國隊伍在青川山脈的山道上,經過半天行程,終於到達了魏秦齊交界,離盤龍山還有二十裏的魏國最後一個邊關“青川關”。
在青川關稍作休頓之後,這支隊伍再次前往盤龍山。
日落黃昏時候,經過差不多一天的顛簸,六國的隊伍終於來到了高聳入雲,巍峨險峻的的盤龍山下。
盤龍山,位置是魏秦齊三國交界各有二十裏的,一個屬於三不管的緩衝地帶,而盤龍山是青川山脈十座最高峰之一,巍峨險峻,下臨滾滾往西而去的怒江。而要登上盤龍山,唯有從一條石階路才能登上山巔,作為青川山脈十大高峰之一,這座高峰與其餘高峰所不同的是山上建有宏偉的道觀“太虛觀”,住有二三百來個道士,是道家聖地。
正因為是道家聖地,魏國,秦國,齊國的皇帝每年不同時候都會派出使者上盤龍山為社稷黎民祈福,所以盤龍山上道觀,在三國帝王眼裏,都是一個會帶給自己國家好運和昌盛的地方,這也是七國會盟會選擇在盤龍山舉行原因。
當六國的隊伍到達盤龍山下時候,怒江畔上,早已經停泊著十來條大戰船,甲板上麵,站滿了鎧甲加身,手執長槍,威武冷肅,目光堅銳的秦國士兵,一股銳利的氣勢,頓時讓剛剛到達的六國護送的士兵,感到沒有來由的畏懼!
秦國的士兵善戰驍勇,威揚天下,在秦天帶領下先後滅掉西域多個部落小國,即便西部原來霸主楚國,最後也並秦軍所滅,威名在外,但這些六國護送的士兵都隻是聽說,卻並沒有真正與秦軍有過交鋒,所以對天下間流傳秦軍神話一般傳聞,並不相信,可現在真正看到了怒江畔戰船上秦軍,他們一下子相信了,更被他們那冰冷,好像沒有任何感情,就如殺人機器的氣息,深深震住了!
魏皇齊皇,還有趙子貴四位皇子已經從馬車上走了下來,而楚嫣然則戴著一頂垂下白紗布的紗帽,在阿雄陪伴下走下馬車。楚嫣然之所以頭上帶上紗帽,這是魏皇的主意,這樣不但可以隱蔽自己的真容,而且可以避免楚嫣然惹人注意,當然,魏皇最怕是楚嫣然會被秦皇認出來,壞了他行刺的計劃。
六國隊伍的到來,自然引起了怒江畔戰船上秦軍的注意,很快,從一艘戰船上走下來一支秦兵,護衛著一名身披金色鎧甲,威武軒然的年輕將軍。
當楚嫣然看到那被秦兵護衛著走下戰船的金甲將軍時,心跳驟然劇烈起來,五年了,這張軒然英武,劍眉星目的臉龐,一次又一次地出現在她的夢裏,現在終於再次看到他了。
這個在秦兵護衛下走下戰船的金甲將軍,正是秦皇秦天。
魏皇和齊皇,還有四國皇子見秦天走了過來,尤其是魏皇眼中不著痕跡地閃過一絲陰冷之後,六人一起迎了過去。
“秦皇,別來無恙!”魏皇當真是深不可測,雖然秦天的軍隊將原來受魏國操控的伊瑪部落滅掉了,還占領魏國西部一個郡土地,但此時,全然看不出他臉上對秦天的仇恨,相反十分和氣,就如多年不見的朋友重逢一般。
齊皇,以及四國皇子無不是如此,紛紛對這位雄才大略,掌握著最強大秦國軍政大權的年輕皇帝寒暄問候,氣氛顯得極為融洽,好似天下七國就如一家一般。
秦天和六國皇帝皇子一番寒暄之後,笑著說道:“魏皇齊皇,四位皇子,夕陽就要在青川山脈落下了,我們還是上盤龍山再談吧!”
魏皇連忙笑道:“秦皇說得對!我們一見如故,這一說起來,都忘記時候了,秦皇,請!”
齊皇和四位皇子也一起對秦天說道:“秦皇請!”
於是,七國皇帝皇子,依照先前已經定下規矩,各帶了五十名侍衛上山,而其餘的人馬都留在了盤龍山下。
夕陽如血,照在那條直通盤龍山山頂的石階路上,隻見七國皇帝皇子帶著侍衛,慢慢地往山頂登去,而楚嫣然就在這登山的隊伍之中,而且與走在前麵秦皇不到五米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