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從地理看五大國(1 / 2)

“柱間有著當世無敵的武力,被稱為忍者之神,足以吊打一切不服,被認為是天災的九大尾獸在其麵前跟小雞仔差不多無力,想抓就抓。”

天天說道:“一句話總結,公理正義在大炮的射程之內。”

“柱間就是這樣一門人間大炮。”

“在世的時候,能夠鎮住各大忍村蠢蠢欲動的心思,天下太平。”

“哪怕柱間的態度溫和,並沒有在言語與行動上威脅各大忍村,希望保持和平相處,為後代創造美好的未來,但實質上,始終是一種無言的暴力威脅。”

“不是的...”柱間想要反駁。

天天打斷道:“別先想著反駁,不管你怎麼想,事實就是這麼一回事,天下大同就很烏托邦,是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

“這樣的理想就單純隻是理想,現實的條件是不允許實現的。”

“風之國地處沙漠,資源貧乏,條件惡劣,生活在其中的人民飽受其苦,終年的沙暴,幹旱,缺水,食不果腹,忍饑挨餓,這樣的條件下,人類是不能很好生存的,換做你,你會怎麼做?”

“答案是遷徙,但沒地方可去,廣闊的好地方被木葉占據了。”

“土之國也是同樣,向北是一片曠闊的苦寒之地,終年冰封積雪,鳥不拉屎,一般人去那裏,呆上一天能凍成冰棍,撒泡尿都怕尿凍住,別說住人,動物都生活艱苦,而向西是風之國,一片沙漠,向南則是內陸海,別說窮的吃飯都有問題,還怎麼造船出海,得先問封鎖了內陸海的雷之國答應不答應,最後的陸上通道,隻有一路向東,去富饒的火之國,實際上,土之國被各國所迫困守在原地,動彈不得,資源等命脈被掌握在他國手中,隻要三國通氣聯盟,能活活逼死土之國,究其原因,是土之國的土地極為貧乏,熔岩地區的地表異常缺水和多洪災,對農業影響極大,地質災害頻繁常發,由於地下多為溶洞,地表土質是鬆散土體,在多種因素下就會產生突發性地麵變形破壞,其結果就是形成陷坑,也就是說,隨便找個地方種田,第一年可能還種的好好的,第二年,種著種著,農民就可能自己突然挖出個坑把自己給埋了。”

“簡單說,因為地貌的關係,土之國同樣農業不發達,而人民,是要吃飯的,因此,當岩隱村因為過剩的忍者人力資源而養不起頭疼時,有限的優質土地養不起更多的人口,產生不了更多的經濟,隻能被迫發動三戰,削減過剩人口,其後果是,一萬忍者圍攻三代雷影。”

“再來說水之國,照理說,靠著資源豐富的海洋,他們不應該窮的連飯都吃不起,事實上也是這麼一回事,作為島國,水之國四麵臨海,此外,本島周圍的大小海島亦有各式各樣不同的風俗習慣,漁業發達並盛產各類海魚,為什麼他們要攻打內陸國家,他們渴求什麼?”

“我們需要有更深刻的認識,才能理解他們的行為,才能處理好與他相關的事情,同時也可以以此為樣本思考所有文明的未來發展趨勢。”

“每一個文明都像是在不同環境中生存的生物,將一個民族看做大型的生命體,民族的成員可以看做這個生命體的細胞,社會的分工就像是幹細胞分化不同的體細胞,相互合作維持整個生命體的穩定。”

“但是不同的環境生物向不同的形態演化,所以生物之間是不同的,有著不同的生存策略,那麼,不同文明的外部應對機製也同樣是不同的,這是由特定民族所存在的自然環境所決定的。”

“各種社會上精神與信念的形成,也不是一個生物體與生俱來的特質,而是環境壓力與政治技巧共同作用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