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初暖,冰河融化,一場驚世絕滅的洪水席卷大地。
生靈們在痛苦與漂泊中掙紮,舜帝帶領著子民屯聚高地,眼睜睜看著房屋、牲畜、屯糧被洪水帶走,泣語禱告上蒼,。
天帝震怒,不想自己稍稍打了個盹,卻使人間差點遭受滅頂之災,於是著人去查水患原因,片刻之後,差官回報:“適才趁陛下小憩之時,遭受天譴而冰封的九龍女破冰而走,時下已將負責看守九鼎山的守將天河大帥及其部屬擒下,請天帝發落。”
天帝問及緣由,天河大帥哀告:“陛下,非屬下無能,隻是那九龍女乃是陛下之妹昔日與混沌大聖迪亞所生,法力高強,又因囚禁上萬年間不斷苦修,早非屬下等人所能震服。”
天帝大怒:“那你為何不早報?”大帥道:“屬下早有稟報,可惜陛下正在小憩。”天帝問身旁侍者:“我睡了多久?”侍者道:“陛下因操勞降服迪亞已經連續百日未得休息,適才審閱奏章打盹了九天。”
天帝突發感歎道:“天上一天,人間一年,如此說來,洪水已在人間泛濫九年了,難怪我在夢中都聽見哀鴻遍野,天河大帥,你可有辦法助人間治水?”
天河大帥道:“欲要治水,先畫河圖,如今冰封的大地都已融化,水路紊亂,需要重新畫一張河圖,屬下在陛下沒醒來之前,擅自派部下河伯下界去黃河畫圖,還望陛下恕罪!”
天帝道:“你做的很對,沒必要責罰你。”
天河大帥道:“謝陛下,欲要徹底解決水患,還須在人間擇一個剛毅不屈的人率領百姓開鑿河道,疏通洪水。”
天帝問道:“那你可有人選?”
天河大帥道:“時下人間舜帝指派鯀治水,此人可屬最佳人選,隻需令河伯將河圖助他一助。”
天帝正要點頭,忽報:“稟陛下,人間鯀擅自將陛下廟裏的神器拿去做成治水工具,舜帝禱告上蒼,請陛下裁決。”
天帝大怒:“此人膽大妄為,準奏!”天河大帥勸道:“陛下息怒,此人若死,恐水患又將持續十數年。”
天帝道:“我不信除了他就沒人可以治水了,此人不殺,天威何在?天河大帥,請另覓一人。”
天河大帥無奈道:“除鯀之外,就隻有常伴他左右的兒子禹可接任,但禹日後恐難降服。”
天帝問道:“此話何解?”大帥道:“水患雖除,人患將至,人間又要經一萬年輪回方可恢複和平。”
天帝沉吟片刻,道:“自盤古大帝開天辟地以來,天上一輪回,人間一輪回,世代往複,此乃永恒之道,罷了,就準禹接任治水。”
差官得令,即刻赴人間宣旨,舜帝殺了鯀,命其子禹接掌治水,禹繼其父誌,卻內心藏著憤怒,怨恨舜帝殺了有功於百姓的父親,於是跋山涉水,不辭勞苦地勘察地形,於黃河邊遇河伯得河圖,又以其父親用神器所鑄的定海神針及開山斧,測水深,通河道,耗時十三年,終於將水患逼走。
由此禹得民望,舜死後,禪讓於禹,禹得帝位後,威服四方進貢,倘有不來進貢的部落,則派部隊討伐,並將俘虜罰為奴隸,永世不得翻身。
禹死後,各部落擁戴其子啟即位,開創了大夏王朝,然而後羿奪政期間,鯀所鑄造的開山斧和定海神針下落不明,再過三百多年,夏朝覆滅,連河圖也不翼而飛,三件神器至此在人間絕跡。
有人說,定海神針被龍神拿去做了權杖,河圖被七仙女拿去依照天帝的意思繡成天下九州,獨開山斧仍無處聽聞。
在會稽山腳的一個村頭,在一棵蒼鬱如蓋的柳樹下,一位白發老人滿麵和藹地笑道:“今天的故事就說到這裏了,天色不早了,你們這些小鬼該回家睡覺嘍!”
七八個孩童圍著他,不忍離去,七嘴八舌地叫道:“爺爺再講講,那把開山斧到底去哪裏了?”
老爺爺神秘一笑,問道:“你們猜猜看?”
眾孩童搔首搖頭,獨一個明眸皓齒的男孩突然問道:“爺爺剛才說天帝因操勞降服迪亞而連續百日未眠,那迪亞是何方神聖?居然連天帝都奈何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