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廣孝囑咐近侍悟道:“打聽一下這個黃衣女子的家世來曆。莫使人知曉。”近侍悟道聽命退下。
正有沙彌悟禪進來,他看了一眼旁邊侍從,報:“寺外有貴客求見少師大人。”
姚廣孝以手撫佛珠,道:“直說無妨。”
悟禪雙手合掌道:“回少師大人,是吳溥大人求見。”
姚廣孝點點頭,向後院走去。悟禪向侍立一旁的內侍道:“宣至後院謁見。”
姚廣孝緩步走過前院,至後院僻靜槐樹蔭涼下,端坐白石案旁,上得新茶碧螺春,茶葉卷曲沉浮,茶香四溢。
姚廣孝屏退眾人,含笑道:“此樹是老夫少時手植,今已亭亭如蓋矣。”
吳溥回道:“古言葉落歸根,大人不忘舊居,不慕繁華,誠為吳某敬佩。吳地清平日久,民風淳樸,尤有鱸魚蓴菜之美,珠寶玉石之光,誠為至美之地。”
姚廣孝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居住日久,還是喜歡這熟悉的地方,熟悉的味道,要不聖上怎麼也說想要遷都回燕地呢!”說完二人大笑。
姚廣孝含了一口清茶,問“聽聞聖上派吳大人采辦貢品,不知是否順利?”
吳溥道:“吳地真乃魚米之鄉,富庶繁華,此次采辦多虧當地皇商相助,采辦奇珍異寶不盡其數。”
姚廣孝饒有興趣,“哦?願聞其詳。”
“吳地商賈雲集,生意遍布海外。尤其是皇商,因世代讀書,鑒賞品味頗高,所獻珍寶來自四海,巧奪天工,加上三寶太監下西洋所得,可謂網羅天下奇珍了。”
“若上貢之物可得聖心,也少不了賞賜。”
“大人所言極是。”
姚廣孝漸入主題,“老夫學生皇太孫已入學日久,剛被立為太孫,不日也將大婚。自高祖皇帝以來,嚴謹外戚幹政,不喜官居高位之臣女,尤重於民間選妃,蘇吳一帶自古佳人輩出,老夫少不得也要操心。”
“大人愛護學生,舐犢情深,又兼抬愛吳某故鄉蘇吳之地,在下自當盡力。聽聞皇商吳彥名家中長女吳氏妙棠有傾國傾城之貌,班女文姬之才,名滿吳地。其家是當地首位積善人家,她自幼常隨其父將家中經商所得錢財,散去一半用於建設書塾,舍粥舍飯,救濟災民,可見品貌俱佳,德行兼備。不知是否入得大人之眼。”
姚廣孝捋須笑道:“入得老夫之眼又有何用!倒是德潤對吳家父女多溢美之詞,莫非是舉賢不避親?”
吳溥忙作揖,“下官惶恐,雖同姓吳,但是卻無半分關聯。隻是吳某聽聞,這吳氏妙棠才華橫溢是因為師從一位學富五車的故人,又兼其父吳彥名曾大力協助下官采辦貢品,故更增添幾分好感。”
姚廣孝道:“不知是哪位故人?記得聖上曾經誇讚當得起這學富五車四個字的,隻有一位了。”
“正是這一位了。”二人會意一笑。
“哦?他不是已經革職?”
“正是。解縉當年曾在蘇吳任職,將父母家眷一並接來此地居住。因其父母年邁且喜愛此地山水氣候,他革職後亦留此居住教書。正是他曾向吳某舉薦了吳彥名,吳某才得以順利完成貢品采辦。如今,恰逢姚少師尋覓良媛,也是有緣了。”
“哈哈,真是頗有因緣,如此倒要會會故人了。不妨德潤先去知會一聲,老夫賑災之事已畢,回京複命後隨後就去。”
“如此甚好,吳某願為前驅,定不負大人所托。”
吳溥離開後,剛才出去的內侍悟道進來,在旁踟躕。姚廣孝示意過來。悟道附耳幾句:“適才師傅讓打聽的黃衣女子姓吳,名為妙棠,是此地富商吳彥名之嫡長女。”
姚廣孝點頭微笑:“真是巧了。”
悟道含笑說:“看來這吳家長女真是有福了。”
姚廣孝沉吟,“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現在定論為時尚早。”
“徒弟失言了,謹記師傅教誨。”
姚廣孝的目光穿過禪院方寸天地,到達一片廣袤的長空,那裏是大明帝國的中央。
大明江山易主,能者居上,靖難此舉究竟是還天下萬民於升平,還是置生靈百姓以塗炭?
https://www.biqiugege8.com/book/94023807/660509428.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