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時間到了九點半,封祥文仍是比武的主持人,上場說了一些官話,例行介紹了雙方。
陳鋒和宗永安同時下場,步上比武台,遙隔五米之距而立。
四目相對時,均能感覺到對方的淩厲。
由於隻是單場比武,封祥文沒有過多廢話,介紹了雙方後,簡單說了點到為止的比武精神,大手一揚,從半空中直直劈下,喝道:“比武開始!”隨即迅速退後,讓開了空間。
宗永安和張開楓逸冷冷看著對方,沒有動作。
場地周圍都靜下來。等著雙方開始比武。
五分鍾過去,兩人仍沒動靜,周圍的人都等得有點不耐煩起來,有人忍不住叫道:“打呀!”
這聲一出,其它人也紛紛叫喊起來,原本靜寂的場館中沸聲震天。
反而是對戰雙方仍保持著冷靜,垂手靜立,甚至連個起手勢都不擺。
就在周圍的人都叫得無聊時,宗永安和陳鋒突然同時動作,邁步前撲,奔馬般朝著對方逼去!
周圍登時再次安靜下來,隻剩急促的腳步聲回想。
雙方近身的刹那,宗永安拳起如虎,搶先一個直線型的衝擊拳。
陳鋒以左腳為軸心,一個順旋,腦袋擦著對方拳邊而過時,人已移到對方身後,一肘反揮,閃電般襲向對方後背。
宗明拳拳路較偏,屬於剛猛拳路中的小拳類,講究精準打擊,專注於對對手力盡一刻時機的把握。因此,對於拳路沉穩的格鬥術,宗明拳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也正因此,假如被宗明拳的武者抓住了時機,那往往是他們以最強的攻擊襲對方最弱的時候,一來一去,傷害力特別巨大。展天龍會受那麼重的傷,正是明證。
陳鋒針對這一點,已想通了最好的破法,就是利用自己超高的速度和敏捷,盡量使用“花拳繡腿”式的打法,以繁複的花樣擾亂對方的節奏,再借機反製。
宗永安似乎沒想到他竟然動作這麼快,埋頭側翻,純守不攻地避過了他這一肘。
但陳鋒如影隨形,已移到他旁邊,拳起虛招,隻出一半,引得對方下意識地避讓時,下麵一記膝頂已閃電般襲往對方胸口。
就在這時,宗永安一聲冷哼,腳上勁道陡增,加速側避,不但避過了對方迅猛的膝頂,更隨手反擊,抓著陳鋒力道將盡的刹那,一掌斜切而至!
陳鋒大吃一驚,勉強偏了偏身體,避開了脖子的要害,以左肩硬擋了對方這記掌劈。
喀!
一聲輕響驟起,陳鋒隻覺肩膀處劇痛襲來,差點骨折。幸好借著這一擊,他順勢右移,迅速拉開雙方距離到三米開米,這才鬆了口氣。
回身時,隻見宗永安沒有追擊,左拳右掌,雙腿微屈,擺出了一個陳鋒從未見過的起手勢。
陳鋒眼中寒光閃過,沉聲道:“這是什麼拳法?”
宗永安緩緩收勢,淡淡地道:“宗明拳從我開始,每代隻傳一位正式弟子,知道為什麼嗎?就是因為先祖早看出本門拳術的缺陷,嚴令宗明拳門人絕對不能將這門不完美的拳術傳播開來,以免遺害習拳者。但與此同時,先祖也在苦思彌補改進之法,那就是你現在見識到的新式宗明拳!”
陳鋒微微一震,暗叫糟糕。
他整套動作設計完全是針對現有的宗明拳套路而來,哪知道這家夥竟然會有一套新的!
形勢轉眼大變,一時之間,陳鋒陷入被動之中。
周圍的喝彩聲再次響起,比武台外麵的記者也緊地從各個角度拍攝著比武,以求將最精彩的地方一一展現出來。
台上,宗永安倏然動作,迅速撲到陳鋒麵前,仍是拳起如虎,生猛得完全不像是一個已經到了中年的人。
陳鋒多年來經曆過無數的單挑和群毆,感官敏銳,立時察覺對方的動作和普通的宗明拳似是而非,心中暗懍,不敢小視,拳起臂揮,膝頂腿格,以守為主,沉穩應接對方的攻勢。
轉眼二十多個回合過去,陳鋒越戰越驚。
對方的拳路中已經完全沒了他所了解的宗明拳的缺陷,每一次攻擊時都能同時保持強攻和穩守兩種狀態,甚至有點讓人感覺違背了人體正常可能達到的程度。
而且另一方麵,宗永安無論是在速度還是力量、敏捷上,都展現出絕不遜色於他的水準,令他也不敢采取以攻製攻的打法,以免反而給了對方機會。
場地另側,思哲道館的眾人還是第一次看到陳鋒全力施為,無不看得心驚膽戰。
能和宗永安不分上下的武者,絕對是少之又少,哪怕是宋思哲自己,頂多也就是宗永安手下二十來個回合的水準,可是現在陳鋒不但撐過了近三十個回合,更絲毫沒露敗象!
比武台上,兩人動作越來越快,每一擊都充滿了動人的力量感和速度感,看得觀戰者無不心神俱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