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三十五章 送稻進京(2 / 2)

他說完飛身跳上了第一輛馬車,吆喝眾人坐好就快馬揚鞭而去了。

村人仿似也察覺方傑這次出行有異,靜靜站立著半晌沒有出聲。最後還是蒲草勉強裝了笑臉同他們閑話幾句,這才各自散去回家。

不提南溝村裏如何忙碌著慶賀勝子中舉,隻說方傑眾人這一路曉行夜宿,人人都是打著十二萬分的小心。為了避過丞相一派安放在各城的眼線,方傑從未拿出秘衛的腰牌,但凡路過城門兵卒要檢查之時,甩出兩錠白花花的銀子,十車稻子就被當做麥子放行了。

如此一路風塵仆仆,車隊終於在半月後趕到了京都之外。康親王派了趙胖子早早等在送客亭,兩兄弟相見自然免不了一番笑鬧。末了也是不敢耽擱,直接把馬車趕去了趙胖子早前置辦下的一處別莊。

因為後日碰巧是皇帝的壽辰,康親王預備趁著皇帝歡喜之時獻上稻米,直接把幾方的恩典定下,省得夜長夢多被丞相一派得了消息生出變故。

於是,那二十個大漢不過歇了一晚就在吳伯的指點下開始脫稻粒,甚至還舂了半布袋白米。終於趕在皇帝壽辰前日送到了康親王手上,當然一同送去的還有方傑幾月前就托付友人在海外尋得的一件重寶。

第二日一早,康親王就進了宮,路過皇帝身邊最得寵的梅妃寢宮之外時,某個小太監不小心撞到他的跟前摔破了手裏的瓷器。響聲自然驚動了喜靜的梅妃,康親王於是就進去行禮賠罪…

雪國皇帝不是個喜好奢華之人,生性又仁厚,所以但凡慶賀生辰很少大肆鋪張。往往午宴同後宮妃嬪和各家皇親們聚在一處說笑幾句,晚宴時再去乾坤殿接受大臣們的恭賀也就完事了。

今年照舊也是如此,未到午時禦花園裏的就擺好了宴席,皇親嬪妃們紛紛趕到入座。待得正午十分,皇帝才攜著皇後與梅妃一起到來。

眾人起身山呼萬歲,皇帝笑嗬嗬喚眾人平身安坐。幾位皇子皇女爭搶著上前給他們的父皇敬獻壽禮,自然哄得皇帝笑得更是歡喜。

皇子皇女們退下就輪到了各家皇親,這個送座珊瑚,那個送塊玉璧,總之都是價值連城又極罕見的物件兒。皇帝免不得挨個誇讚幾句,兄弟間一團和氣。

有個封號為洛的親王,平日同康親王有些過節,他見得眾人都是獻禮說笑,唯有康親王安坐如山,於是出言發難,“九弟,我們眾人都為皇兄賀壽獻禮,你為何空手而來啊,不會是忘記皇兄今日聖壽了吧?”

眾人聽得這話也是看將過來,神色有擔憂的,也有幸災樂禍的。皇帝一直待康親王最是親厚信重,聽得這話就解圍道,“九弟忘了也無妨,年年都要這般鬧一次。別說九弟,連朕都恨不能忘個幹淨了。”

洛親王幹笑兩聲還要說什麼,不想康親王卻是起身出席,恭恭敬敬給皇帝行了大禮,末了高聲說道,“陛下,臣弟非是忘記了陛下的聖壽。實在是臣弟準備的壽禮太重,心中一時激動難平,這才多坐一會兒穩穩心神。”

皇帝一聽這話也來了興致,“哦,九弟你備了什麼壽禮,快送上來給朕看看。”

康親王應了一聲,轉身向身後招招手,跟隨他一同前來的小廝立時小心翼翼把手裏拎著兩隻小布袋打開,倒了一些碎粒進玉碗,然後恭恭敬敬的低頭承給了皇帝身旁的太監。

那太監眼裏閃過一抹疑惑,卻也不敢怠慢,趕忙又送到了皇帝的桌上。皇後好奇,扭頭細瞧之下就嘲諷笑道,“真是難為九弟費心了,找了天下隨處可見的稻粒和白米獻上。隻是不知,九弟有些什麼新奇說辭…”

可是不等她說完,那邊皇帝已是激動的臉色泛紅。他猛然站了起來,大聲問道,“九弟,這可是…是那個…”

康親王跪倒在地,大聲應道,“臣弟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托皇上洪福,春時在翠巒城試種的稻米已是成功。明年百姓大可自行種植,從今以後我雪國再也不必從南國換購白米了。”

“好,好!”皇帝朗聲大笑,臉上的狂喜之色簡直是前所未見,直震得一眾還處於驚愕之中的皇親們半晌都沒反應過來。

後來還是太監們小聲提醒,眾人才趕忙跪倒山呼萬歲。皇帝喚了眾人起來,一口喝幹麵前美酒,笑道,“九弟這壽禮,是朕平生收到的最好之物。朕要大賞天下!九弟速速把有功之臣說予朕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