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庫倫之戰(下)(2 / 2)

張漢卿不為所動,說:“所有蒙軍立即投降,是雙方談判的基礎,否則,‘安蒙軍’將擊斃一切敢於抵抗的力量,並嚴厲追究蒙軍上層及政府的責任!你把原話帶到,限2小時內給予答複。”

最後通牒還剩下半個小時了,張漢卿有些不安。郭鬆齡卻信心滿滿地安慰他說:“少帥,稍後必有好消息。戢旅長已安排好前線的戰事,萬一文事不成,我們有把握在半個小時內全殲蒙軍。”張漢卿暗自郝然,心想自己也太沉不住氣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板上釘釘的東西,還怕他飛了去?

倒是蒙古自治政府先沉不住氣了。在經過短暫的磋商後,“內閣理”巴德瑪amp;#8226;多爾濟終於決定接受“安蒙軍”的主張,下令所有蒙軍繳械。

當天上午,戢翼翹以軍屬騎兵團及一團步兵先行進入呼倫城中,並直接向四方進發,接管蒙軍防地。張漢卿為彰顯武力,別出心裁地搞了個入城儀式:以張誠德騎兵旅為前鋒,蒙古自治政府的官員奉命在城門口列隊迎接。當吳部以矯健的騎姿,整齊的軍馬,以軒昂的鬥誌一隊一隊踏過城門時,每個人的心都隨著喧鬧的馬蹄聲而悸動。而當一門一門的大炮在6匹戰馬的拖曳下緩緩進發時,每個人都不禁為它們威猛的樣子所驚奇。僥幸在炮口下逃生的軍人們則望而生畏,眼中帶著複雜的神情。

蒙古的武器都是民國前滿清駐軍所遺留的舊貨,甚至不少士兵還用的是火銃。紅衣大炮倒是有幾門,但是現代意義上的大炮基本上是沒有,民國後基本上也沒進過什麼像樣點的武器。因為蒙古工業幾乎為零,所以也不存在自行研發的可能。何況任何工業,特別是重工業,都需要充足的水源為保證,蒙古可是嚴重缺水的地區哦!這也是蒙古軍隊在裝備精良的“安蒙軍”打擊下,幾無還手之力的原因之一。

一團陸軍過後,是“安蒙軍”統帥的衛隊營。張漢卿在重重嚴密的保護下,一路之上,隻能看到遠處越聚越多的人群和街道兩旁其貌不揚的樹。他史前史後第一次出“國”,對這兒的一切感覺既熟悉,又陌生。

庫倫幾乎沒有樹,也許是氣候的原因,或者是高原的緣故。偶爾見到幾棵楊樹,長不高不說,還都是半死不活的,而且樹頭基本上都是死的,無一例外。到是榆樹活的很滋潤,這讓張漢卿想起了新疆、陝北、內蒙古一些自然條件惡劣地區,在那裏,也是榆樹廣布。茅盾先生當初寫完《白楊禮讚》後,也許還該寫一篇《榆樹禮讚》。生存能力這麼堅強的樹,是值得禮讚的。不明白蒙古人為什麼不把榆樹當作綠化樹,記得烏魯木齊和蘭州有些街道的綠化樹就是榆數,很茂盛的。“有空的時候,一定要栽些榆樹在城裏頭,多植樹可以擋風沙啊。”他暗暗想。

一陣風起,帶起的風沙迷住了張漢卿的眼,他使勁揉著刮進眼裏的沙子暗暗想,用什麼辦法可以將蒙古獨立這眼中的沙子永遠揉出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