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石匠肖銀山

李家四合院是舉人李海清的尊祖父李龍山親手修建的,於清朝道光二十年開建,道光二十五年建成,整整用了六年的時間。李龍山是個茶葉商人,在川藏茶馬古道上跑了幾趟大的茶葉生意,賺夠了銀兩,就不再做生意,他把所賺的錢用來修了一個豪華的四合院,再買置一些田土,就在家裏監督子孫讀書,他給兒孫們定了一條家規:天資高的就讀書做官,走仕途,天資低的就在家種田養家糊口,這叫做耕讀傳家。李家就這樣耕讀傳家往下走,終於到李海清這一代,出了一個舉人。

李龍山修四合院時,是用了心的,他要把四合院修建成一座石砌牢固大院,使匪盜不能進,風雨不能毀,千百年之後也堅固如初。他貼出了一張告示,在四周廣招修建四合院的石匠,要前來應聘的石匠自帶一件作品來。隻要誰的手藝被他看得起,他就可以把四合院承包給誰修建。告示貼出後,每天都有石匠帶著自己的作品前來李家應聘,有的帶來的是自己精心打造的一個豬槽,有的帶來了石磨,有的帶來了石臼,李龍山隻看了一眼,就叫那些石匠提著自己的作品走了,他一個也沒瞧上。第十天,來了一個石匠,那石匠手提一個鴿籠走來,透過鴿籠的格子縫隙可以看到,鴿籠裏有一隻展翅欲飛的鴿子,等那石匠走攏了,李龍山才大吃一驚,原來那隻鴿籠是用石頭打製成的,籠子裏的鴿子也是也是用石頭打成的,李龍山很高興,就留下了這個石匠,準備錄用;又過了一天,又來了一個石匠,這個石匠抱著一隻石狗,那石狗栩栩如生,張口欲吠,模樣可愛,一條狗的全身找不出半點鑽子痕跡,光滑如銀,李龍山的生肖也是屬狗的,他頓覺這位石匠不但手藝好,而且與他投緣,就把這位石匠也留了下來,準備錄用;到這時,李龍山還在期待著,因為他想要的大牌石匠還沒有出現,眼下這兩位的手藝雖然精湛,但修建一個他想象中的宏偉無比的四合院並非任何人都可以勝任的。

又過了幾天,來了一位石匠,這位石匠沒帶任何作品,他隻帶了一把手錘和一根鑽子,李龍山十分詫異,問他為何不帶作品來,那石匠說:我可以當場打石頭給你看!李龍山覺得有理,就叫人拿來一塊石板,擺在地上,且看那石匠如何操作。隻見那石匠蹲在石板上,飛快地打出了兩條交叉的直線,打完,他站起來說:你可以用尺子來量量,隻要有一點過不了直尺,我這就走!李龍山叫人拿來一把直尺,將那兩條直線仔細量了,每條直線都與直尺的邊緣絲毫不差,且兩條直線交叉所成的直角也方正無斜。李龍山心裏明白,這個石匠就是他一直在等待的人。李龍山就用了這個石匠做頭兒,另外兩個石匠做副手,開始了四合院的修建工程。那個石匠姓肖,肖石匠在麻柳灣幹了六年活,六年中,他不僅修成了李家四合院,他還在麻柳灣娶妻生子,最後落戶在麻柳灣這塊土地上,生根發芽,代代相傳。這個肖石匠就是肖銀山的高祖,傳到肖銀山這一代,已是肖家在麻柳灣繁衍的第五代。

石匠是以墨鬥來分派係的,川南一帶的石匠分大墨派和小墨派,肖家的手藝屬大墨派。大墨派講究做大活,修房造屋,建橋鋪路,無所不精;小墨派長於精雕細刻,打造十二生肖,雕琢花卉翎毛,剝造水波浪,修煉磨子齒,無所不能。肖家的石匠手藝是代代相傳,可就是一代不如一代。到肖銀山手上,他幾乎不會大墨活了,隻會小墨活裏的粗略功夫,但肖銀山有一點卻是勝過了他的祖輩父輩,就是吼石匠號子。肖銀山的石匠號子吼得特別好,他是鐵喉嚨,吼出來的號子聲鑽山透嶺般響亮,悅耳動聽,侵略性地讓人非聽不可。

石匠號子分長號和短號,會吼短號的石匠多,能吼長號的石匠少,肖銀山能吼石匠號子中最長的吆石調,吆石調共四百八十句,沒有幾個石匠能全背誦完,肖銀山能。那一年,錢知發家修一個碾坊,在石廠裏打了一個大石碾滾子,這石滾子不能抬出來,隻能用鐵撬棍撬出來,十幾個石匠用鐵撬棍插在石滾子下麵,由肖銀山吼長號,把石滾子吆出石廠來,前來看熱鬧的人擁擠著跟蹤在後,他們聽著肖銀山的長號,個個就像喝了蜜水一樣舒暢,肖銀山扯開喉嚨,買弄嗓子:

向前走來向前行,

船開不等岸上人。

趕船之人分幾等,

富的富來貧的貧。

貧窮富貴前生定,

莫怪世道不公平。

貧居鬧市無人問,

富在深山有遠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