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一命救一命(1 / 3)

聽罷,張遜卻又出乎這士兵意料的更加的興奮起來。而後朝那士兵說道:

“去,快去通知汪將軍,告訴他,可以行動了”那士兵雖然越聽越糊塗絲毫都沒有懂得張遜的一絲,但卻還是隻得不能絲毫懈怠的朝這汪薛的所在的止水關城樓的主樓上奔去。而此時的張遜卻突然開口朝著已經幾近可以捉拿住公羊影的士兵說道:

“住手,所有人都給我撤回來,隨我前去與汪將軍回合。”而此時的猿夏柳二娘丁濤三人聽罷,竟不禁的停下手來,扭頭望著那頭的張遜。而就在這個時候方諾隨即一個飛奔再一次的來到了公羊影的身旁。而此刻迎接著三人目光的張遜,心裏卻是十分的清楚。他之所有如此嚴密的不惜兵力看管著公羊影,為的是什麼?為的不就是這一刻,這個公羊容辰終於忍不住而發止水軍於此的一刻。這個時候,公羊影的對於他的重要性頃刻間竟失去了作用。因為他決定關押著公羊影想要達到的效果,如今看來卻顯然是達到了。與其在這裏發兵力浪費在一個已經對於他整個計劃已然失去了作用的人的身上,還不如直接的撤兵,隨著汪薛的兵馬繞道直奔公羊容辰那已經空虛如無人之地的天塹關行進。而如今的關山五怪對與他而言顯然已經是可有可無了。至於他們現在與著方諾的恩怨就更與他沒有任何的關係。

三人一同很是詫異的看著張遜以及那在張遜的命令之下正離開公羊影而緩緩退下的西屬兵。而片刻之後,丁濤的臉上不禁露出一絲的苦笑。他顯然是想到了此刻的張遜心裏頭想著的東西。雖然三人剛剛都太過於投入戰鬥而導致並沒有聽清楚那前來稟報的士兵說了些什麼,不過從現在的張遜的臉上的表情以及他現在的這種突然撤兵的行為,不難發現,他需要利用到了他們甚至包括那公羊影對於現在的他而言,似乎都已經不重要了,而出現這種情況便隻可能有一種可能,那就是,他所希望取得的止水大軍撤離天塹關前往這止水關,顯然是已經達到了。想畢,丁濤隻能無奈的又露出一絲苦笑。而在他一旁的猿夏卻顯然還沒能夠理解。於是打算說對已經準備轉身離去的張遜說著什麼,卻被丁濤一把拉住。丁濤說道:

“算了,還是靠我們自己吧”說完,三人又都紛紛的扭過頭來望著對麵的方諾與公羊影。而現在的情形對於方諾而言,無疑不是減輕了至少四成以上的負擔。如今的他,已經不需要再擔心西屬兵對公羊影的侵犯了。他隻需要一心一意的與眼前這三個人戰鬥便可。而至於在這麼緊要的時刻,張遜卻突然撤兵離去,不用多想,方諾也能夠想到個中緣由。看來,公羊容辰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顯然是已經成功騙得張遜上當。不僅這樣,公羊容辰的這個時機卻恰恰解決掉了他遇到的最為危險的危機。而方才這並不算太大的院子裏還熙熙攘攘嘈雜不已,片刻之後的如今已是冷靜不已,隻剩下那猿柳丁三人和這頭的方諾公羊影。

既然公羊容辰已經為自己創造出了這麼好的機會,而眼前也隻剩下這三個人,況且還是三個同為自己不共戴天的殺父仇人。方諾沒有理由還會放過他們。而另一邊的三人心裏想的卻是,既然張遜已然是過河拆橋,那麼魯達的仇,就由他們自己來解決。想著,雙方又是相互的怒目相對。免不了的又將會是一場惡鬥。

“怎麼?已經來了嗎?”汪薛甚是興奮的問道。

“沒錯,從聲勢上來看,除了鄭天暢的那十萬大軍能如此浩大的聲勢以外,我想不會有其他的解釋了,而且不僅僅是鄭天暢來了,就連公羊容辰也跟著一起來了,所以不會有錯了,一定就是止水大軍前來奪關了。”張遜也甚是興奮的回道。而後,又扭頭望了望汪薛,接著說道:

“怎麼樣了,都準備好了嗎?”

“嗯,可以出發了”汪薛回道

“那麼好,我們出發!”張遜說道,聽罷,汪薛朝著那眾士兵高聲呼道:

“出發!”聽罷,眾士兵紛紛的動身,而他們的前往的方向便就是那張遜早已垂涎已久朝思暮想都想得到的天塹關。不過,他們出發的方向卻是朝著止水關的右側繞道行進。張遜汪薛的心裏都很是清楚,區區的三萬西屬兵,是絕對不能夠與公羊容辰那十萬的止水大軍正麵交鋒的。而且一旦交鋒,那本就要到手的天塹關,便會與自己再一次的失之交臂。想著,張遜又回頭的望了望這龐大的止水關城樓一眼。雖然有點可惜,可是他卻並不失落。因為如今在他的心裏,隻有那天塹關才是最重要的,隻要拿下了天塹關,便莫說這一小小的止水關,甚至一舉拿下他東耀京城也是極其可能的。想畢,堅決的一扭頭,隨著眾士兵從止水關的右側繞開公羊容辰而向天塹關行進。

而這一頭的公羊容辰卻還在並不著急有規律有節奏的行進著。雖然他很有把握這一次能夠騙到張遜,但心裏卻還是不禁的要捏緊了起來。因為畢竟如今他後頭帶領的眾人,雖然人數眾多,但卻並不是他的真正的止水大軍,而隻是一群普通的百姓而已。而萬一真正的與張遜的三萬的西屬兵交手起來,那麼就一定免不了一場慘敗。而他更為擔心的卻還不是萬一碰到張遜後的必然會出現的慘敗,而是這數萬百姓的性命。他們一個個的都隻是正值壯年的普通百姓而已,公羊容辰既然找他們幫忙,而他們也如此踴躍的願意幫忙,那麼他就要對他們的安危負責。絕對不能夠允許有半點損傷。所以,其實此刻的公羊容辰的心裏也捏的緊緊的,生怕萬一。而這個時候,鄭天暢駕馬湊上前來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