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行動開始(中)(1 / 2)

“最新消息,國家財政部已經撥款十萬億入市,旨在逆轉熊市局麵。”

“重磅消息,國資上市公司紛紛得到大量財政撥款,新一輪牛市正在形成。”

“專家預測,國家準備利用國資上市公司,帶動股票經濟繁榮,從而拉動其它上市公司股價。”

“獨家內幕……”

伴隨著這幾天股票市場裏麵,國資上市公司的股價不斷走高,網絡上、財政新聞中,各種專家預測和傳言層出不窮。

將所有的傳言總結一下,類型大概可以分兩種。

一、國家正在投入大筆資金救市;

二、國家正在製造經濟泡沫,等股民入市後就會撤資,屆時套牢股民。

這兩種傳言都傳播的很廣,信的人也大約是一半一半。

不過即便如此,這半個月裏入市的股民也是越來越多。畢竟牛市難得,誰都不會想白白錯過眼前的這個大好機會。

哪怕這大好機會後麵,還伴隨著巨大的危機。

股市突然出現這樣的變化,主管財政部的蕭定山自然也注意到了。

和財政部的幾個顧問商量過後,蕭定山決定讓財政部的新聞發言人去發表一個聲明。

聲明的內容很簡單,就是要說清楚,國家財政部從來沒有往股市裏麵撥過一分錢,也沒有給什麼國資上市公司批大額款項。

之所以要發這個聲明還是因為蕭定山他們有些擔心,怕眼下股市的紅火是有人在刻意營造股票市場的經濟泡沫,以求能夠從中渾水摸魚謀取暴利。

萬一股民們都相信當真是國家財政在救市,因此跟著大手買進國字號的股票,接著國字號的股票又暴跌,那股民們還不得罵死國家財政?

這是一個很正常,也很符合邏輯的想法。

但這個想法,卻恰好在皇甫極他們的預料當中。

這段時間一直在拉高國資上市公司股價的,自然就是江楓他們。他們花了巨額資金大批量買進國資上市公司的股票,股價自然不斷上揚。

但就在蕭定山讓財政部的新聞發言人發出聲明的時候,江楓他們又開始大批量的拋售手中股票。

不用猜也知道,國字號股票的股價從江楓他們開始拋售的這一刻開始,立刻開始暴跌。

這樣一跌,外加國家財政部剛剛發表的聲明,國字號股票頓時一瀉千裏,再也止不住下跌的趨勢。

原本還幻想著國家大筆資金救市的股民們,在看到財政部的聲明發言以後,又遭遇到股價如此下跌。

頓時紛紛開始進行恐慌式拋售,國資上市公司的股價頓時進入寒冬。

沒幾天,這些國資上市公司的股價便已經跌入到了曆史低點。

有幾家本就運營不善的國資上市公司的股價甚至已經快要跌破發行價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阿芙古麗他們安排去和各個國資上市公司接觸,希望購買股份的合作事宜就變得簡單多了。

每一個國資上市公司在此時都是缺少資金的,尤其是現金。

眾所皆知,一個企業的命脈就是現金流。

比如你找銀行借了一個億,然後你用這一個億進了貨,這批貨賣完連本帶利你能收回一億五千萬。接著你還掉銀行本金加利息一億兩千萬,你就淨賺三千萬。

這聽上去是不是很美好?

但問題就在於,第一你是不是真能在一個月內,把價值一億的貨賣完套現?第二你把貨賣了,購買方沒有及時給你付款,造成你沒能及時去還掉銀行的貸款又怎麼辦?

此時你就需要用現金去周轉,你需要再找一個銀行貸款先去還之前的欠款,或者是尋求其它獲取現金的渠道。

這中間的過程裏,一旦你有一個環節斷掉了,那麼就會引發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屆時等待你的是高額的銀行利息,以及公司的入不敷出。在這樣的情況下,公司最終結局也就可以遇見了。無非就是破產倒閉。

國資上市公司雖然是國企,但這也不代表他們虧錢了會有源源不斷的財政撥款來幫他們彌補虧空。

更多的時候,國企還是在自負盈虧的。

如今國字號股票的股價嚴重下跌,國企的現金流自然也會出現問題。

所以阿芙古麗提出購買股份入股的意願,恰好是在這些國資企業最想睡覺的時候,遞了一個枕頭過去。

當然,阿芙古麗他們在進行這樣一件事的時候還是很慎重的。

他們用各種名義注冊了數量非常多的空殼公司,再也私企入股國企的方式尋求合作,這樣就變得隱秘了許多。

短時間內是不會被人查出來的。

私企入股國企並不難,隻需要經過企業董事會決議,再得到國資委批複就行了。

江宅。

江楓的書房當中。

阿芙古麗拿著一份文件給江楓念著一長串的國企名稱,念完以後她說了句:“以上我所念的企業名稱,均已被我們購入股份。眼下華夏上市國企,我們擁有股份的已經超過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