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是財力所限的緣故,那倒黴催納爾遜勳爵所收集的七本手抄本書籍,都是那種一兩萬字的小篇幅短篇。
七本中有四本是騎士小說,一本記載貴族優渥生活的述事長詩,最後兩本是迦頓公國立國傳記。
想都不用想,羅維優先一目十行閱讀的,是最後那兩本迦頓公國立國傳記的手抄本。
而通過這番突擊閱讀,羅維終於對這個異世界,或者範圍再小些的他所生活的迦頓公國,有了個高屋建瓴的基本了解。
迦頓公國這個國家,立國於薩馬裏亞帝國立國後的第27年,即灰月曆2349年。
那年,迦頓公國先君尼科萊,被分封於一片蠻荒的伊姆頓-費羅佳地帶。
尼可萊帶領家族成員、扈從騎士們以及依附者們,剛剛在伊姆頓荒原建設好木堡種植下莊稼,不服王化的山蠻之王與大地精王便統帥聯合大軍攻來。
為保護子民,先君尼可萊率軍主動出擊,並始終在最前線身先士卒,卻連戰連敗。
在浴血奮戰到身邊隻剩下最後七位騎士的最危險時刻,先君尼可萊終於感動了護國戰神奎羅奔薩,於是先君與七位騎士在神力加持下瞬間逆轉戰局,將山蠻之王與大地精王一舉擊殺。
在護國戰神奎羅奔薩指引下,先君與七位騎士一步步開疆擴土,終於將原本蠻荒不毛的伊姆頓荒原變成城堡林立的富庶之地,連險惡的費羅佳山區也建立起了山中之城坎迪亞,並分封七聖騎士中最擅長守禦的布裏奇曼,為世襲罔替坎迪亞伯爵。
不過,坎迪亞初代伯爵布裏奇曼,在一次統帥大軍圍剿山蠻族的戰鬥中,回歸了護國戰神奎羅奔薩的神國,與他一起回歸神國的還有五千名仆兵,三百餘位騎士,十三位施法者以及七名牧師,他們的屍體遵照布裏奇曼伯爵的遺願被永遠葬在了費羅佳山區盡群山之中。
然後,先君尼可萊親帥大軍,為布裏奇曼伯爵報了仇。
在這段迦頓公國立國的最後一場大戰役的記錄中,羅維發現了關於自己之前走過的那條碎石大道的記錄,那條聯通了迦頓公國與渡鴉公國的碎石大道的修築者,正是那位戰死於群山之中的布裏奇曼伯爵。
但令羅維略感疑惑的是,這場令迦頓公國損兵折將的最後大戰役,竟然沒有清晰的描述敵人到底是誰,而僅僅隻是含糊其辭的說是圍剿山蠻族的戰鬥……
當然,羅維倒也沒有去想太深,畢竟這事兒跟他沒啥關係,所以何必去吃這個鹹蘿卜操這個淡心?
看看日已經要中天,羅維便拖著奴隸販子科倫威,去見了那個從敗血之刃盜匪團的老巢的虎穴中逃出,但卻有落入了奴隸販子科倫威這個狼窩之中的可憐扈從。
羅維發現那個可憐的扈從鼻青臉腫,腦袋腫大若豬頭,一眼都能看出遭受了很低水平的刑訊逼供——真的很低水平,就羅維所知他就有至少九種辦法,讓這可憐扈從在沒有任何外傷的情況下,吐出他想知道的情報。
“你叫什麼名字?”
羅維搬了個椅子,坐到了鼻青臉腫可憐扈從的對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