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卷】第九章 回憶(上)(2 / 2)

國際安全形勢的主要問題,是反恐和針對非法極端組織的打擊。

Z國的國際安全特種部隊,是亞洲的反恐中堅力量。這支部隊都從全國軍隊和軍校中,選拔培養精英戰士。

隨著反恐形勢的複雜化,以及軍隊的科技化與現代化,特種部隊對高文化素質的軍事人才需求,變得越發強烈。

還有一個方麵,則是極端組織的需求。

由於極端組織往往受到國際封鎖與打擊,各種物資與工業匱乏。在這種強壓力下,極端組織爆發了強烈的自力更生的訴求。

在極端組織基地中,從鋼鐵冶煉到農作物種植,從槍炮製造到藥物培養,各種土法上馬,倒也整的像模像樣。

這很有點Z國革命初期,土八路遊擊戰兵工廠的感覺,隻不過先進多了。

這樣一來,極端組織就全世界招兵買馬。大肆搜羅那些實踐能力強的、半軍事化的理工科技人才。這也是反恐部隊派人打入極端組織內部的有效途徑。

俗話說得好,就怕流氓有文化。

對反恐部隊精英來說,那就是就想要大兵有文化了。

於是乎,作戰能力強,同時又具有高文化素質的人才,是反恐部隊的重點物色方向與培養目標。

作為反恐部隊精英中的精英,特訓班的訓練,更是包羅萬象,務必要求學員們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特訓班的訓練是辛苦的,比他能想象到的辛苦,還要辛苦幾十倍。

他要學習各種戰鬥能力。

各種槍支火炮的使用技巧,那是特種兵的必備課程。作為一名特種兵,狙擊,這種偷偷摸摸躲著打槍的能力,那是絕對必須要高要求的。

此外就是各種格鬥技巧。

教官隻有一個要求,如果你空手能把拿著刀的五個大漢打趴下,就算過關了。等到趙鋒能夠打趴下五個的時候,萬惡的教官就無恥地把考核標準提高到了十個,後來就變成了二十個。

到趙鋒畢業時,他已經是全班格鬥第一人,外加狙擊成績全營第一。

對於特種兵來說,戰鬥隻是能力的一部分,很少的一部分。

隱匿、生存、擁有各種其他技能,這些都是需要好好學學的東西。

首先就是野外極限生存了。

在野外訓練的時候,作為一名特種兵,首先要學的就是不帶糧食不帶水,怎麼在野外活下來的本事。

於是在完成了各種絕地求生的鍛煉後,趙鋒覺得,自己就算沒有一分錢,在山裏當個野人,也是絕對餓不死自己的了。

而各種交通工具,也是特種兵必備的科目。

不管是汽車飛機坦克戰艦,還是跑車遊艇騎馬,甚至是農用拖拉機,趙鋒都一一摸了個遍。

至於水上項目?

那沒的說,全營沒人願意跟趙鋒比。大家給他起了個外號叫飛魚。

飛魚的意思就是。把他丟到水裏他就能遊,遊多久隨便他高興。有多快?跟會飛的魚一樣快。

非動力船更是趙鋒的強項。

作為一個省少年帆船隊的隊員,趙鋒可是隊裏的帆船教練助理。他們不止學怎麼開帆船,更要學怎麼修帆船、怎麼造帆船。

當然,這些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