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爾·道格拉斯教授認為,反物質在生成之前,會處於一個很特殊的狀態,他稱之為臨界物質狀態。”
“正是在這種臨界物質狀態下,粒子會產生能量衍射,這種衍射產生的光波,就是湮滅光波。所以,他斷言,湮滅光並不是反物質的湮滅結果,而是臨界物質存在的標誌。”
“臨界物質經常處於能量不穩定中。因此,如果能夠獲得足夠強大的能量,比如用高能粒子束對其進行轟擊,那麼臨界物質就會從臨界狀態激發,從而產生分裂。”
“這種分裂出來的物質,就是反物質。而道爾教授的理論認為,臨界物質的分裂,是反物質生成的必經之路。”
“在此基礎上,邁爾教授提出了第二個設想——自然界存在反物質礦床。”
“他認為,臨界物質仍然是屬於自然物質世界的元素,所以很有可能存在於自然界中。”
“這種臨界物質,可能經由某些含有特殊成分元素的物質,通過自然衰變而天然生成。那麼,這些物質,就是自然界中臨界物質產生的礦床。”
“如果能找到這些礦床,利用高能粒子束進行轟擊,就可以大規模獲取反物質。”
“這意味著反物質的成規模提取與應用,完全會成為可能。”
“所以他把能夠自然生成臨界物質的自然界物資,稱之為反物質礦床。”
“這就是反物質礦床!”
“這種礦床由於會自然生成臨界物質,所以會不時產生湮滅光。而伴隨著湮滅光的生成,就會有湮滅波向自然界發散出去。”
“基於這個假設,他提出了第三個設想——湮滅波是可以被探測的。”
“道爾教授認為,湮滅波是可以探測的。這就和愛因斯坦的引力波道理一樣。引力波,最終是可以被LIGO探測到的。”
LIGO全名是激光幹涉引力波天文台,是借助於激光幹涉儀,檢測來自宇宙深處引力波的大型研究儀器。
2015年9月,人類借助LIGO,首次檢測到了引力波的存在。至此,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提到的引力波猜想被證實。
“一旦檢測到湮滅波,就可以找到反物質礦床。而能找到這些礦床,反物質就可以大量被製造出來!”
“這就是著名的反物質邁爾猜想。”
講到這裏,方主任顯得有點激動,臉上微微泛紅,眼神閃著光。
“這將是人類能源利用史上,一次劃時代的革命。”
“最早對他加以利用的國家或組織,不管是軍事還是民生上,都將會是革命性的突破。”
“特別是新式炸彈!”
“所有現在的禁止核武器、生化武器的條文,都將一文不值。所有檢測恐怖襲擊的手段,都將失效。”
“一個杯子大的反物質炸彈,都將毀滅一座城市!”
他挺直著腰,一隻手用力揮舞著,像極了一個國家領導人在衝著狂熱的擁護者,在滔滔不絕地做著演講。
而他的嘴裏吐出的言語,卻勾勒出一副可能出現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末日景象。
“現在我們談回馬克·希文思。”
主任頓了頓。
“希文思教授,在反物質基礎研究領域,一直居於世界領先地位,可以說是這個領域的世界第一人。”
“而他最大的成果,就是在湮滅波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
“數年前,希文思教授的團隊,在全球最頂級的學術刊物——《自然》雜誌上,連續刊登了多篇關於湮滅波檢測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