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場視網膜顯示技術的出現,讓人們徹底可以擺脫屏幕了。
光場視網膜顯示,是通過在眼睛兩側的一個光場投影儀,把帶有影像的光線,直接投射到人的視網膜中,這樣人眼看起來,就跟肉眼看到的東西一模一樣。
這一來,電腦投射在視野中的東西,跟人眼本來看到的東西,就有機地結合了起來。
由於光場投射儀的光線,是與自然光同時入眼的。這意味著,佩戴者視野跟原來看到什麼,現在還是看到什麼,絲毫無差。
而在這基礎上,電腦需要顯示出來的文字和圖像,就會疊加到人眼視野中,達到了完美的AR增強現實效果。
有了光場視網膜顯示技術,首先是再也不需要顯示器了,所有的影像,都通過光場投射儀來投射到眼睛中。佩戴者的視野中會出現各種圖案,而且是立體的,簡直就是伸手可得。
光場視網膜AR顯示,起源於本世紀十幾二十年代。
從2016年開始,就有團隊進行研究。其中名氣最大的,要算是美國互聯網巨頭穀歌投資的MagicLeap,中文名字叫神奇跳躍。
他們就曾推出了這種技術的樣機,樣品機一登場,就受到全世界的追捧和期待。
到了近二十年,這項技術已經發展成熟。頭帶式電腦設備應用這個技術,也就沒什麼奇怪的了。
麗娜拿過頭帶,指著眼角兩端米粒大小的圓形東西,介紹起來。
“你看這兩頭突起,正是投射機的主要部件。它原理就是將圖像投射到人的視網膜中,產生混合現實的效果。”
“所有的圖像、文字,都采用AR——增強現實的技術,疊加到視野中。”
“投影儀本身,則是采用無線通訊,與電腦主機相連。”
這個頭帶式AR電腦。它的光場投影儀,就是在眼角的兩個小突起上。那兩個米粒大小的小突起,正是針眼式光場投射儀。
“電腦主機在哪裏?”
“電腦主機,是分布式的。”
“首先是頭帶AR電腦。這個的電腦主機,是在額頭的這個方塊下。所以,整條頭帶是可以獨立工作的。”
“不過為了減輕重量,頭帶AR電腦隻是一個分布式小終端。他的主機在這裏,另外隻有幾十個T的存儲容量。”
“而另外一個主機,則是在腰帶上。這個主機中,帶有絕大部分的容量。總容量有200PB的大小呢!”
麗娜拿過防彈衣的腰帶,介紹了起來。隻見腰帶正前方,有一塊長方形小片模樣的的東西,隻有2毫米左右的厚度。
“這個就是電腦核心主機。”
麗娜買了個關子,“你猜有什麼資料?”
趙鋒幹脆搖頭,表示一問三不知。
麗娜解釋:“這裏保存著全地球所有書籍、音視頻資料,以及地球的所有高清地圖和各種測繪探測信息。完全就是把當前世界的智慧,都搬到這台電腦裏了。”
“還有你在特種作戰時,滿足在特殊環境下資料查詢的各種資料。。”
“所以,所有的數據都是離線的。”
“你帶上這條頭帶和腰帶。就相當於背著全世界最大的圖書館。”
趙鋒馬上拿過腰帶看了起來。
這玩意兒,可就是隨身全球知識庫啊!
“它是怎麼操控的呢?”
“語音、手勢、眼球交互、腦電波輸入。”
麗娜比劃著。
“你可以通過語音下達各種指令,這個電腦足夠聰明,能夠聽得懂你各種不靠譜的,帶著地方口音的話。”
麗娜開了個玩笑。
“此外,當你打開AR電腦時,你的視野會出現各種界麵,你可以觸摸選擇,還可以調出虛擬鍵盤進行輸入。”
“當然,還有更先進的眼球交互、腦電波輸入。”
趙鋒明白了這幾種控製方式。
語音方式,這個好理解。就是不用鍵盤了,直接說出來,電腦就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