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卷】第七十八章 我在哪裏(2 / 2)

這套係統,首先需要利用天體來定位初步的經緯度。而在白天的天體定位,主要就是依靠太陽來進行。

經度定位,是根據對觀測太陽在天空東西方向的位置,來推算當地時間。再求得它與格林威治標準時間的時間差,從而推算出經度。

緯度定位,則是測量太陽在天空南北方向的位置,加上太陽直射點來計算得來。

太陽直射點的推算,則是根據精確的日期來求得的。

隨著地球的公轉,太陽直射點一直在南回歸線到北回歸線之間移動。

每年6月底夏至的時候,太陽直射位置在北緯23.26度,也就是北回歸線,這裏是太陽直射最北邊的位置了。

從這一天開始太陽直射位置就開始向南移動,9月底到了秋分節氣,太陽正射在赤道上,再過一日,太陽就直射到了地球南半球。

一直到了12月底冬至時節,太陽的直射位置在南緯23.26度位置,這就是南回歸線。

這就走了半年時間。而太陽直射點,也在地球南北回歸線之間,從北到南擺動了46.52度的角度。

然後太陽開始往回走,開始了從南到北的旅程。到第二年3月底春風時節,太陽直射位置剛好通過赤道,從南邊移到了北邊。直到第二年六月底夏至,回到北回歸線。這半年時間,太陽直射角則是從南到北擺動了46.52度的角度。

這樣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時間,太陽在南北回歸線之間走了一個來回,總共走過93.04度的角度距離。

因此,每過一天,太陽在直射角就在地球上移動0.255緯度。

這時候如果有一個人一直固定在一個地方,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最正午的時候觀測太陽的位置,他就會發現太陽是以每天0.255度的角度,在天空沿著南北方向移動著的。

所以隻要知道當前的時間,就可以對應推算出太陽直射點緯度。緯度的計算,是以北半球為正數,南半球為負數。

這時候隻要準確測量出太陽的仰角,用90減去太陽仰角,再加上太陽直射點緯度值,就是自己當前的緯度。

海麵上測量太陽仰角,他的原理,就是觀察者和太陽之間連成一條直線,再求出這條直線與海平麵的夾角,就是太陽仰角。

在航海儀器中,使用的六分儀,正是基於這個原理來實現的。這個六分儀的原理提出者,正是大名鼎鼎的物理大師牛頓。

六分儀的扇狀外形帶有刻度,其組成部分包括一架小望遠鏡,一個半透明半反射的固定平麵鏡,這個叫地平鏡,是用來觀測海平麵的。

另外一個與指標相聯的活動反射鏡,這是指標鏡,用來通過反射,來觀察太陽,這樣就能看太陽,又不至於太刺眼。

使用時,觀測者手持六分儀,轉動指標鏡,通過旋轉角度,這時候視野左右兩側,就同時出現了太陽與海平線。

當使用者把太陽未知與平麵重合在一條平麵上時,這就說明已經準確測量到了。這時候,就可以從讀數中讀取太陽仰角。

趙鋒的隨身AR電腦係統,依賴高精度深度攝像頭的工作,已經內置了類似六分儀的太陽仰角觀測技術,而且精度為0.01度,其中有效精度則是在0.05度。

也就是說,趙鋒的頭帶式AR電腦係統,通過天體定位的準確度,能夠達到5公裏左右的誤差水準。

因為馬尼拉和北京位於相同時區,所以趙鋒一直采用的是北京時間,並不需要進行修正。

於是趙鋒下達指令:

“測量太陽仰角,推算經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