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就不知道,這裏距離島嶼和陸地有多遠了。
所以在放出蜂式飛行儀之前,他還需要做一個工作。
趙鋒向AR電腦下達了回調攝像信息的指令。
他的AR電腦就如同行車記錄儀一般,將自己麵前見到的所有的一切,都會記錄下來,並提供了長達數十年的錄像保存。
趙鋒調取的是剛才在海底時的映像信息。
隨著影像信息的回放,那些舷窗外遊動的各種海底生物,又回到了視野一角的內容重放麵板中。
趙鋒對ar電腦下達了指令:“進行海裏生物識別,推算所在海域”。
這正是趙鋒重放曆史影像的目的。
他想通過生物形狀的識別,依靠大數據分析,來初步定位自己所在的海域。
AR電腦開始了工作,自動識別與分析各種生物。
很快的,AR電腦就給出了答案。
“海裏生物識別完畢,分析樣本117個。判斷海域是屬於亞熱帶水域。其中中國南海可能性80.7%,太平洋西岸可能性72.5%,中國東海可能性68.3%。其他海域可能性低於50%。”
它給出了三個最大可能點。南海、太平洋西岸、東海。
趙鋒沉吟了起來。
他調出了立體衛星地圖,用手輕輕撥動,研究了起來。
根據魚類特征的判斷來看,這裏既然是南海、太平洋西岸、東海附近。趙鋒判斷,應該是位於中國東南到菲律賓之間,或者是菲律賓東邊,再或者就是台灣到日本之間這幾個可能了。
他從身上的作戰腰帶裏,把三個蜂式飛行儀都拿了出來。
拿出一個野蜂飛行器。按下底部的開關,飛行器的螺旋槳快速轉動起來,然後升入高空。他逐一放飛了三個飛行器,成品字形,分別朝著西北,東北,南邊三個方向進行探索。
三個蜂式飛行儀徑直爬升起來,到了1000米的高度,並開始沿著指定的方向直飛而去,這樣他能夠觀測到海麵20公裏內的船隻和島嶼陸地。
蜂式的通訊距離為75公裏。超過75公裏後,蜂式將斷開與趙鋒的直接聯係。但它們不會停止,趙鋒給的指令是飛行200公裏後,再原路返回。
飛行儀具備基本的物體識別能力,趙鋒給的指令是一旦發現陸地和島嶼,就降落到100米高度進行高清拍攝。
以蜂鳥的每小時200公裏的飛行速度,蜂式將在1小時後到達200公裏遠端並返回,他可以在2小時後,就能完全得知半徑在200公裏內的具體情況了。
趙鋒看著三個蜂式遠去後,他轉身爬下樓梯。
回到艙裏後,趙鋒摘下德川嘴上的布。
他坐了下來,然後把自己剛才進行的定位和分析,跟德川交流了起來。
“你說,我們可能發生了什麼。”
德川沉吟了起來。
他思索良久,都說道。
“現在已經確切無疑了,我們經曆的,不隻是一般的空間蟲洞,而是強大到會產生時間扭曲的時空蟲洞。”
“而且我還懷疑,我們可能不是時間被壓縮了,而是——”德川起了個頭,卻沒說下去。
趙鋒覺得奇怪,就向著德川看去。隻看到德川的嘴唇有點發白。
看到趙鋒望著自己,德川遲疑了一下,卻沒說下去。
他改口說道:“先看看飛行儀的結果再說吧。“
於是兩人不再言語。
艙室中,一時間安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