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戈投資管理公司(1 / 2)

結果大家富了一點兒之後,心態就開始浮躁起來了,說陳老是老腦筋,走的還是計劃經濟的老路子,搞鳥籠經濟,消極平衡,說要搞積極平衡,讓於國有大功的陳老被狠狠地冤枉了一回。

搞積極平衡的後果就是經濟控製不下來了,連年過熱,工業產值每年增長百分之十五,第一個消費**是軍轉民,第二個消費**是從外國買生產線,連續十年,龍國經濟上去了,但物價沒有控製住,到了1988年出現了搶購,結果急了就反**,經濟受挫之後就轉到政治,鬧出第二年的大事兒,大家都是嚇了一跳。

然後就是依靠政治力量,把十年總需求的膨脹泡沫一下子幹掉,雖然這一次比大躍進強,但還是擺脫不了政治因素,算是硬著陸。

這樣的後果就是在龍國朝野之間掀起了一場是否要繼續進行改革開放的大辯論,全國人民的思想都搖擺不定,對未來充滿了迷茫,眾多個體工商戶紛紛關門停業,gdp的增長速度也連續兩年下滑到了4%左右。

一直到了1992年,以鄧公南巡為標誌,這場辯論才算是落下了帷幕,改革開放的政策被最終確立了下來。接下來的兩年裏,經濟增長率連續超過14%,物價在1994年上漲了20%,再次出現了經濟過熱的現象。

幸好,這個時候朱老板站到了台前,在災難再一次發生之前開始了整頓。打壓北海房地產泡沫,把人民幣大幅度貶值,一係列強硬的調控手段下來,出口一下子上去了,外國資本來了,外彙儲備達到了一千六百億美元。

也是從這個時候,“國退民進”的政策正式被提了出來,龍國經濟進入了又一次繁榮期,持續穩定地增長了十幾年,一直到淩少南重生回來的時候,這種繁榮期依舊在強勁地持續著,絲毫沒有中止的跡象,而這樣的一個機會,淩少南自然是不願意放過的。

而實際上,淩少南也一直在等待這個機會,並為此做了不少準備。從第一個實業產業君豪娛樂管理集團開始,他就已經在進行謀劃了,當時他決定向各地加盟商讓利,在出資六成的情況下隻占有四成收益,一方麵極大地加快了君豪酒吧和ktv擴張的速度,另一方麵也跟各地的合作者建立了不錯的合作關係。要知道,能在這個時候就涉足娛樂業的,無不是當地比較有勢力的人,甚至很多是黑白兩道通吃的地頭蛇,在讓出一部分利潤的前提下,以後淩天係其他公司進行擴張時,這些人都會是不小的助力。

這一點,在運通物流公司的發展上已經驗證過了,有這些人幫忙跟當地政府交涉,運通在購置地皮建立物流中心上省了很大的力氣。雖然在這個過程中也付出了一些金錢,但在淩少南看來,能夠省下不少時間,並將跟這些人和當地政府的關係進一步改善,花一點錢完全是值得的。

而如果說這些手段是在走下層路線,奠定自己事業擴張的基礎的話,那麼前段時間淩少南高調地將八十億美元資金調回國內的動作就是在向高層釋放一些信號了。他相信,以龍國對金融的監管力度,這麼大筆資金的流入是不可能注意不到的。

通過這樣做,他至少表達了兩個意思:第一,我在金融市場上很有能力,在某種程度上擁有影響一國經濟的實力;第二,我的根基還是在國內,並沒有因為在金融市場上收獲而放棄實業的打算,更不會有了錢後就從國內撤資,反而會加大在國內的投入。

這些話不能明說,但淩少南相信會有人懂的,就算別人不明白,主抓經濟的朱老板也一定會看透自己這番動作背後的深意。

如果不是因為這個原因的話,他是斷然不會大張旗鼓地向國內轉移那麼多資金的。

“好吧,如果你決定的話就這樣好了,畢竟你是老板,我隻是一個打工的而已。”見淩少南的意誌很堅定,李雲清也打消了繼續勸說他的念頭,聳了聳肩膀,攤著手道。

“哈哈,李哥你這話說得,好像受了多大委屈一樣!不過話說回來,明天我就要回滬市了,所以,在這邊成立金融投資公司的事情就交給你全權處理了,我會讓宋姐留下來協助你,也好讓你們夫妻團圓,不用分離兩地了,省得你們在背後罵我。